(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机器人识别六氟化硫气体浓度超过阈值,发送报警信号!”“回收装置收到信号,启动气体回收流程。”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110千伏翠汤变电站,由安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国内首套密闭空间六氟化硫气体泄漏智能监测与环保处置一体化系统成功投运。
作为电气设备中的绝缘、灭弧介质,六氟化硫气体在电气设备的密闭空间中大量应用。但这种气体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因意外情况发生泄漏,不仅会导致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同时气体含有的剧毒分解物也会造成聚集性人员伤亡。
为了确保变电站、开关站等电气设备密集场所安全稳定运行,安徽电科院的技术人员通过对安徽电网百余个变电站的调研后发现:传统分布式传感器不仅无法定位气体泄漏位置,且普遍存在监测范围小、检测精度差、关键检测部件易老化等问题,导致现场曾发生过漏报、误报等情况,对电网人身和设备安全造成威胁。
为此,自2016年开始,由安徽电科院牵头,联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启动密闭空间六氟化硫气体泄漏监测技术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一种全新的六氟化硫气体泄漏监测与应急处置方案:当密闭空间发生六氟化硫气体泄漏时,系统将智能精准定位泄漏点,并自主开启回收处理,在运维人员到达故障现场前即可完成场所环境的无害化应急处理,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缩短设备的检修周期。
在试验现场,技术人员积极思考,破解障碍。针对各变电站的现场条件,技术人员对设备系统创新进行无线通信改造,代替了原有的有线部署方案,解决了室内巡检机器人与室外固定式气体回收处置装置无法联动的问题,成功实现大体量六氟化硫气体泄漏监测与应急处置的快速联动。
“这个系统可精准定位六氟化硫气体微量泄漏点,在10秒内自主快速启动应急处置方案,进行气体环保处理。研究成果在六氟化硫气体泄漏检出、回收处理效率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密闭空间六氟化硫气体泄漏智能监测技术的空白。”该项目负责人赵跃说。
原标题:智能监测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