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建设路径探讨
杨娜1王宝1王正风2梁肖2杨子2(1.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2.安徽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双碳”目标背景下,现代能源体系中各类电源功能定位变化引起电力商品价值的细化和差异化,新能源将逐步替代煤电成为电量供应主体,电力市场价值体系将进一步丰富细化为四重价值叠加结构,即在通过电力中长期和现货市场体现电能量价值回收可变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出通过容量补偿或容量市场体现容量价值回收固定成本、辅助服务市场体现调节价值、绿电及绿证市场体现绿色价值。针对其中容量价值,本文以保供应、促转型、提效率、防风险为导向,对系统容量充裕度不足问题,提出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相适应的分阶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的建设路径及关键机制设计,为下一步新型电力市场建设提供思考建议。
(资料图片)
一、背景意义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引导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市场化的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探索容量补偿机制、容量市场、稀缺电价等多种方式,保障电源固定成本回收和长期电力供应安全”和“探索容量市场交易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电力绿色低碳发展”。文件将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容量成本回收市场化机制的保障作用紧密联系起来。
国内已开展两批省级电力现货市场试点,随着省内新型电力系统和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电力容量充裕度问题愈发严峻:一是供需矛盾逐年增大,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缺电省份面临外电入省起步晚、规模小等问题。二是稳定调节电源短缺,在新能源近零边际成本大规模并网的同时,燃煤机组退役数量增加,由于缺失固定成本回收,无法保证火电市场生存空间,存量火电转变为调节或备用机组的渠道受阻,导致存量火电更倾向于报废,加剧峰荷时期容量缺口。三是由于电源建设周期长,若以存量电力市场竞争引导增量电源发展,其时间滞后性将造成周期性发电容量余缺。
容量成本回收机制是解决容量充裕度问题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市场化机制给予电源侧稳定的成本回收预期,激励保供资源建设;另一方面,容量机制和电能量市场机制分别回收电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有助于电力市场中长期规避风险、现货发现价格,理顺市场及价格机制,推动市场体系健康发展。
二、研究内容
(一)国内外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对比分析
国外容量成本回收的典型机制可分为稀缺电价、容量补偿、容量市场和可靠性期权机制,各机制原理、优劣势、适用环境如表1所示。国内广东、山东等均采用容量补偿机制。
对比上述机制:稀缺电价机制须在完备的市场力监测及监管制度下才能理性作用,而国内用户对尖峰电价敏感,且市场初期监测机制有待完善,因此当前阶段不适合引入稀缺电价。可靠性期权的金融性强,国内电力金融市场尚未建成,适用性低。容量补偿和容量市场机制,与电力市场体系平稳有序推进的建设思路契合度高,可以分阶段推进实施,从长期看以建成容量市场为导向,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运营能力,从短期来看以容量补偿为主,制定补偿标准和分摊机制,解决当前各类机组的容量成本回收问题。
表1 不同类别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对比分析
(二)电力容量成本回收路径
以保供应、促转型、提效率、防风险为导向,针对系统容量充裕度不足的问题,电力容量成本回收机制路径可考虑两步走:近中期采用容量补偿机制功能定位于充容补价,远期终态采用容量市场定位于竞容竞价。
容量补偿充容补价,充容即为解决电力容量充裕性的问题,对电力容量充裕度呈现夏冬不足、春季最高特点,分月厘清系统所需容量资源。补价即为回收电源投资建设的固定成本,每月按机组有效容量占市场总有效容量比例补偿给各机组,向市场化用户和新能源分摊收取容量电价。其中,分摊价由用户和新能源共同分担保供应和促消纳付出的容量成本,体现“谁受益、谁承担”,并且预判承受敏感性可以被市场主体接受;补偿价按不同容量等级的有效容量占比给予火电补偿,回收同容级机组单位容量年化固定成本,可实现“一容级一补”,兼顾容量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对同容级的机组,其有效容量是等效同质的匹配系统充裕度需求。对不同容级的机组,小容级机组在系统充裕度不足或者紧平衡时应急顶峰发电,充裕时段即使不发电也能获取容量补偿;大容级机组变动成本较低,可在电能量市场优先被调用,从而获取较高的电能量市场收益。充分考虑容量补偿由已运营的电能量市场进一步拓展,与现行实际能量价格衔接,待回收容量成本中扣减边际容量机组在电能量市场中获取超出可变成本的超额收益,避免初期系统容量成本过补偿,防范分摊疏导风险。
容量市场竞容竞价,即容量市场以市场竞争的方式形成容量资源的“一机一容价”,实现发电容量成本回收,对未来三至五年的容量需求通过市场拍卖/出清的方式决定容量出清量和价格,考虑输电阻塞,导致不同地点、每台机组的容量价格可能都不同,反应每台机组容量资源的需求程度,在容量短缺的地点将有效激励电源建设。预计容量市场虽然使现货市场电价更平稳,但是容量价格可能上升,通过市场力监测监管促进市场长期健康运营。
三、相关建议
保供应,加快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建设缓解充裕度不足。结合每月电力充裕度特征,分阶段考虑容量成本回收机制路径,近中期通过容量补偿机制实现充容补价,展望远期终态通过容量市场机制实现竞容竞价。
促转型,强化电力市场价值体系构建中分类细化衔接。在电力市场面向能量价值、容量价值、调节价值、绿色价值四重价值体系构建中,考虑容量补偿价格、容量市场价格与现行电能量价格衔接,避免初期容量成本过补偿。
提效率,统筹各类主体容量成本回收兼顾公平与效率。逐步通过容量补偿阶段“一容级一补”,容量市场阶段“一机一容价”,兼顾大小容级机组在细分市场的收益构成特点,精准匹配容量资源时空需求,提升容量优化配置效率效能。
防风险,探索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动态调整机制。初期容量成本回收按月补偿给各机组,向市场化用户和新能源分摊容量电价,开展市场复盘、年度动态调整容量电价,及时了解市场主体接受度,加强市场监测、监管,避免舆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