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与修习“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修行成功的佛与阿罗汉们的心。

2、他们面对一切世间的境缘,心里不产生执着。

3、不取于相是指他们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一种事物;如如不动是指他们心的平静状态,指他们面对一切事物,心理上完全以随缘与平静来应对。


(资料图)

4、 这种不执着一切事物的心态要靠正确的修行才能实现。

5、正确的修行是什么呢?以金刚经中的语句为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6、”这就是正确的修行方法。

7、 一切有为法,泛指世间一切事物(包括我们的身与心)。

8、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指所有世间事物的本质,这本质就是无常生灭。

9、 应作如是观。

10、佛要求修行者按照他指引的这个方向去观察,即观察一切有为法所具有的共同性质:无常生灭。

11、 如果一位修行人,能够依照佛的这个方法去观察,他就会成就。

12、成就的含义是,他会成为一个面对一切事物,平静对待它们,不贪着,也不排斥,处事中正,心理平和的人。

13、即“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14、 这里需要重点注意的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结果,是修行完全成功的圣者们所表现出来的心态。

15、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是:观察一切有为法的本质——无常生灭。

16、 不要把结果当成方法来修,不要直接去修“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17、只要能够观察到一切事物的本质是无常生灭的,那么,你会自然地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法的次第。

18、 佛法修行的全部就在这里:观察五蕴身心及一切事物的无常生灭相。

19、如果一位修行人能够如是修行,如是观察,那么,他就会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20、 修行人如果能够抓住这一个重点,那么,他就算抓住了佛法修行的中心。

21、 修行的着重点在于,要把佛的教理付诸实践,只有如此,佛法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

22、 □这篇文字是从新浪博客《走在解脱之路上》一篇文章的评论栏里转过来的,在转到这里时,对文字略有修改。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