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记者从船舶靠港常态化使用岸电工作推进会暨《宁波市港口岸电奖补办法》宣贯会上了解到,在此前靠港船舶用电价格不高于0.3元/千瓦时的奖补基础上,到今年年底前,宁波舟山港集团所属码头的船舶可免费使用岸电,宁波舟山港也因此成为国内首个可免费使用码头岸电的全球大港。

靠港船舶接通岸电作业现场(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港口岸电,指将岸上电力提供到靠港船舶使用的整体设备上,以替代船上自带的燃油辅机,满足船上生产作业、生活设施等电气设备的用电需求,减少噪音和环境污染。过去,船舶靠港期间主要利用燃油发电满足船上的通讯、照明、生活等电力需求,这也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关资料图)

据了解,过去几年,受制于岸电成本较高等因素,建成的港口岸电设施使用频率低。因此,价格引导成为岸电推广的关键突破点。据宁波市港航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减少靠港船舶污染排放,提高港口船舶岸电使用,宁波出台了《宁波市港口岸电奖补办法》(下称“办法”),并于6月10日起正式施行,这也是浙江省内首个市域港口岸电建设使用奖补办法。

靠港船舶接通岸电作业现场(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办法规定,宁波交通港航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通过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安排7000余万元财政资金对港口岸电建设改造以及岸电使用实施奖补,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

办法规定,港口向船方收取岸电费用不高于0.3元/千瓦时的,港口可以申领高压岸电首次连船奖励1万元/艘,以及岸电系统年供船电量分档奖励。对高压岸电设施年使用电量小于20万千瓦时,奖励0.8元/千瓦时;年使用电量大于20万千瓦时部分,奖励1元/千瓦时。

靠港船舶接通岸电作业现场(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此外,不断完善岸电设施,提高岸电设施运营者的连船动力,也可引导更多船舶靠港期间接用岸电。数据表明,截至2023年5月底,宁波已建成22套高压岸电系统,实现了宁波港域的北仑、穿山、梅山、大榭四大集装箱港区的高压岸电全覆盖;低压岸电设施148套,基本实现全市52个专业化泊位岸电全覆盖。

此次宣贯会上,上述宁波市港航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宁波交通港航部门还将继续加快港口岸电设施布局建设,到2025年,除油气化工码头之外,全市1000吨以上的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力争实现全覆盖。

从“烧油”变“吃电”,向停靠港口的万吨巨轮推广使用岸电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具有良好的生态环保效益。据预测,通过岸电价格的大力引导、岸电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政府服务监管的不断强化,2025年宁波市岸电使用量将在2019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十四五”期间岸电总使用量预计超过1500万度,替代燃油约2800吨,实现减碳约7000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