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屡上热搜的电视剧不再好奇,而是有抵触情绪;看到众多博主推荐的“种草好物”,内心波澜不惊;故意避开“网红景点”,并怀疑背后有营销推手……最近,互联网“热度排斥症”引发热议。

互联网时代,高位热搜、热门资讯、好评推荐,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从中可以窥见时代变化、生活变迁。但渐渐地,信息传播太过用力,热度被“玩坏了”。一些网络平台通过算法推荐、信息轰炸,制造信息疲劳;一些影视作品粗制滥造,却空降热搜、操纵评分;一些网络营销铺天盖地,产品和服务却名不副实;一些网红景点被吹得天花乱坠,却处处是“坑”,游客大呼上当。

事实上,人们反感的不是热度,而是“人造热度”。热度应是大众审美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被刻意制造出来的。无论是根据需求策划话题、注水流量,还是通过大数据强塞各种推荐,或是砸钱为影视宣传发行造势,带来的都是虚假繁荣。没有人会喜欢过度营销、掺水好评、失真描述,也没有人愿意被“人造热度”牵着鼻子走、甘当算法下的“数字韭菜”。虚假“幻术”终会破灭,为了流量和利益而滥用热度的操纵者,必然要面对网友对“人造热度”的排斥与反感。

自觉抵抗“人造热度”,也是对深度思考的呼唤。哪怕事件为真,不少热点事件的内容质量和获得的关注度并不匹配。一些网友容易受到话题引导和营销影响,对毫无意义的事件付出过多的注意力和情感劳动,无形中推高了事件热度。某种程度上说,“热度排斥症”也是“信息疲劳症”的表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长期被无效无聊的信息裹挟,空耗时间精力,消磨了深度思考能力,精神世界愈发空虚荒芜。从这个角度说,要保持理性思考、深度探究,聚焦更有价值的重要事件,才能让高质量的讨论、话题、作品、产品浮出水面,集聚起真实广泛、影响深远的热度。

虽然虚假热度、信息过载带来的伤害巨大,但不能因噎废食,对所有热度敬而远之。热度高不是原罪,轻易追随和一味抵制都不可取。在思想层面不被掌控、有自己的逻辑想法和取舍机制,才是有定力的人。开口之前独立思考谨言慎行,面对狂热言论保持清醒认知,主动挖掘热点背后的故事,在情况不明时“让真相再飞一会儿”,这是面对热度最好的态度。不“为反而反”、不标榜特立独行,真正从内心需求出发,看清自己想要获取的、值得关注的,不仅有利于丰富自身知识结构与兴趣偏好,也有助于让网络生态回归到更健康的状态。

潮水退去后,“真”和“好”能够经得住时间检验,真正的影响力和热度终会显现。挤出虚假水分,让口碑沉淀,用“真善美”填补热度空缺,为全社会树立醒目的价值坐标。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全球瞩目、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助力疫情防控屡上热搜,到消防员张自立怀抱一名刚疏散出来的2个月大婴儿的照片刷屏网络,有价值的新闻、有意义的话题、正能量的作品,所传达出的情绪和故事,总能打动人心。这样的热点,值得多“露脸”、被关注。

从追逐到抵抗,网友对热度保持适当距离,是清醒和理智,也是在面对庞杂信息时,坚守自我的本能反应。对于蹭热点、带节奏的“人造热度”,要不遗余力整治遏制。平台也应走出刷屏“强喂”的窠臼,拒绝虚假网络信息,为网友提供更多个性化选择。抹去喧嚣的互联网泡沫,不被“人造热度”轻易俘获,让更多有真实价值和情感共鸣的事件“实火”“长红”,值得我们共同努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