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光阴,足以让一棵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20年光阴,足以让原本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晚期肿瘤患者,迎来治愈的福音……在肿瘤治疗中,手术可以是“大刀阔斧”,也可以是“穿针引线”。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一根导管、一枚穿刺针、一身厚重的铅衣,介入科医生一站数小时的时光,为患者打造出了毫米级的生命通道。

日前,2022半山肿瘤介入高峰论坛在杭召开,这是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成立20周年的学术论坛,也是省肿瘤医院介入科发展20年的一个缩影。现场,国内一流肿瘤介入专家和多学科肿瘤专家云集,以学术促发展、以交流共提高。

20年,见证中国介入医学发展奔跑的风姿,与健康中国同框定格;20年,折射“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肿瘤精研之路,技术更精准、疗效更稳定;20年,锚定一个目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引领全省乃至全国介入技术领域高质量发展。在聚力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的征程上,省肿瘤医院介入科在打造人才高地、技术高地、设备高地上,走出了一条蓬勃发展的健康之路。

明方向 努力实现更多技术突破

科室强不强,先看医疗水平好不好。在我国,近七成肝癌患者初诊时为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5年生存率较低、预后较差。

2001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邵国良教授作为引进人才来到医院着手创建介入科,逐步开辟出介入门诊和介入病房。从那时起,介入科上下锚定方向,率先剑指肝癌介入治疗。他们不断学习国际一流的介入技术,并在实践中进行技术创新,为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治疗的多途径选择。

“这20年是介入领域发展最快的20年,与传统治疗不同,介入治疗是在CT、核磁、DSA或超声等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的,医生能够看到目标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血管情况,仅用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导管,经皮肤穿刺循血管直达病灶,实现精准医疗干预,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

介入科在邵国良的带领下,在肿瘤的介入治疗上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针对肝癌的微创介入治疗,如经动脉的载药微球栓塞治疗、消融联合治疗等,使治疗效果大幅提高。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介入治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介入科医生利用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为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的患者实施了精准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今年6月,邵国良带领介入治疗团队,在核医学专家的配合下,成功为一名继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了放射性90Y(钇)微球精准介入治疗手术,4个月的时间里,已先后有17位患者接受了该项手术。

“这项技术通俗地说是通过向肝部肿瘤供血的肝动脉插管进行介入治疗,将标记有放射性90Y(钇)的微球注入,使其对肿瘤进行近距离放疗,实现局部狙击,这对于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患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邵国良说。

临床实践和技术理念的不断进步,换来了更好的介入治疗效果。据统计,在浙江省肿瘤医院,通过以介入治疗为中心的综合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两年生存率达70%—80%,五年生存期接近30%,较平均水平有很大提高。

锻实力 “介入利器”助力精准治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两年,省肿瘤医院在高精尖诊疗设备上的投入也是大手笔,介入科添置的诸多新设备,更成了助力精准治疗的“利器”。

如今走进浙江省肿瘤医院的介入治疗中心,一个个敞亮的空间,或许更能让你感知高精尖的医学定义。据介绍,介入科配备DSA机房4个、CT手术室1个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射频消融仪、微波治疗仪、粒子治疗计划系统、CT导航系统等国内外先进设备。

邵国良说,介入治疗是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重点技术领域。在DSA+CT复合介入手术室,他指着一个“大家伙”说:“以往,患者要进行载药微球肝癌栓塞治疗,介入治疗和CT复查要在两个不同的手术室完成,而在这个复合手术室,在血管造影的同时可进行CT扫描,不仅优化了手术流程,减少患者在术中移动的风险,还能精准定位靶病灶,通过术中扫描及时评价手术效果,提高治疗效率,一站式实现术前诊断、术中治疗、术后评估。”

与此同时,肺部肿瘤、妇科肿瘤等瘤种以及肿瘤大出血、外科手术出血等突发情况,都有愈来愈多的介入治疗参与。邵国良以早期肺癌为例,有些患者因年龄或身体关系,无法进行手术,而介入消融技术的应用,在CT的精确定位下,经皮肤将消融针直接刺入肿瘤部位,通过局部加热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就像在肿瘤里面植入一个小微波炉,在短时间内“烫死”恶性肿瘤,达到彻底杀灭肿瘤的目的。“治疗完毕,患者自己就能走回病房。”邵国良说。随着技术的成熟,目前在该院介入科,接受肺部肿瘤消融治疗的患者愈来愈多。

强队伍 打造介入学科“黄埔军校”

形成标准,方可传承;制订规范,方可质控。对于这样一门精准的肿瘤治疗学科,邵国良意识到,只有提高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水平,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诊疗规范,才能推动学科向同质化、高水平方向发展。为此,省肿瘤医院介入科连续10年主持举办了国家级肿瘤介入新技术与规范化学习班,培训学员2000余人,可谓是全省介入学科医生的“黄埔军校”。

2019年11月,在邵国良的倡议下,介入科牵头成立了两大组织:中国肿瘤微创介入创新共同体、浙江省肿瘤微创介入联盟。省肿瘤医院成为两大组织的主席和理事长单位。来自云南省肿瘤医院、江西省肿瘤医院等11家肿瘤专科医院和省内百余家医院的骨干团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与此同时,介入科医生带着先进的技术,走出去、沉下来、融进去。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邵国良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挂职服务期间,培养当地介入医生6人,1年内使学科就诊量增长115%,并留下3项介入技术,填补了青海省医学空白。在新疆阿克苏,省肿瘤医院罗君医生在当地建立了介入医学科,福泽当地居民。在温岭、奉化,省肿瘤医院的介入科专家帮助县域医院建设起介入学科,并逐步完善。在省肿瘤医院台州院区,介入科是全院增长率最快的科室,以前一个月只有几个介入病人,现在一个月起码有30多台介入手术,当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进行肿瘤介入治疗。

当“双下沉”的根越发纵深,基层医院的成长也不断加速。2018年和2019年,邵国良专家工作站先后在磐安、玉环成立,专家工作站的建立,将更好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带到基层医院,培育基层医疗机构“造血”功能。

从2001年到2022年,介入科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尽管不易,但步伐坚定。“给予肿瘤患者微创治疗,让患者活得更长、更好”是介入科医生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他们的职业幸福和荣耀源泉。“建设健康中国,守护人民健康,我们一直在努力。”邵国良和他的团队成员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干劲。(记者 柯静 通讯员 王屹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