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70岁的“新疆李奶奶”在她的香菇肥料基地开始了又一次直播,讲解并展示生物有机肥的制作流程,依靠网络拉偏远乡村与世界的距离。

“新疆李奶奶”原名李瑞琴,是新疆昆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去年,她将老家山东的菌种带到和田县,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活。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李瑞琴一方面通过香菇大棚种植带动当地4000多户农民增收,另一方面通过延伸香菇产业链吸纳当地1420名富余劳动力务工就业,并用“新疆李奶奶”的账号在社交台推广产品、传授技术,在广袤沙漠里书写了创新创业的新故事。

其实,李瑞琴还有另一个身份——“仪尔乡都”葡萄酒产业创始人,有一个经营了23年的葡萄酒酒庄。本该颐养天年的她为什么要在和田县再次创业?

这绕不过和田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田地区位于南疆,距乌鲁木齐市约2000公里,面积25万方公里,沙漠戈壁占63%,属于典型的干旱沙漠气候,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曾是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

“种植香菇是个绿色可循环产业,能够带动当地群众增收,我想让他们富起来。”李瑞琴说,做这个项目的初衷,就是把小香菇做成大品牌,把小企业做成大企业,把大企业做成大家的企业。

然而,在沙漠里种香菇可不是件容易事。为了调研香菇产业在和田地区落地的可行,李瑞琴在半年内飞了91个航班;在选定的种植基地移沙山填沙海;研究香菇种植技术……4个月时间里,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她产业扶贫的梦想就照进了现实,一个个香菇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在和田县的各乡村破土而出,远道而来的菌种被栽种到从当地就地取材的菌棒中。

经过1年多的发展,如今,李瑞琴已建成2000座香菇大棚,香菇产业基地已形成年生产加工菌棒一亿根的规模,构建起木屑粉碎—菌棒制作—香菇种植—香菇烘干—香菇酱加工—废菌棒利用(利用蚯蚓生物分解)的有机循环产业链,面向国内外供应绿色有机的食用香菇、香菇酱及生物有机肥等产品。

“我和哥哥妹妹都在李奶奶的香菇产业基地上班,月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我们感谢李奶奶。她常说,幸福的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一定要用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从农民变身产业工人,和田县罕艾日克镇居民依布拉音·热合木由衷高兴。

“新疆李奶奶”的香菇产业已成为当地各族群众可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但她并不满足。未来2到3年,李瑞琴计划把香菇大棚发展到5000座,带动一万户以上农民共同致富。

“我们计划在和田县每一个乡镇选择一些有意愿合作的村民,我们建好大棚,免费培训种植香菇的技术,未来再把建好的大棚交给他们。”李瑞琴说。

李瑞琴所进行的“沙漠科技育菇带动农民脱贫致富”项目,是和田地区创新创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先进典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发展、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是农民,我生在农村,我干的是农业,我希望看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李瑞琴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