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兴市全力以赴抓推动,浓墨重彩“绘法治”,让市民享受到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带来的实惠。
勤耕“责任田”,转变职能谋新篇
推进“放管服”改革,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宜兴制定了《宜兴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关于打造营商环境高地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意见》等10多个文件制度,下发了《宜兴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1》,明确18个方面82项具体措施,全市1174项业务实现不见面办理,其中98%以上的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可办,47项实现“只跑一次”审批,极具宜兴特色的“模拟审批”工作机制顺利落地。
去年,“模拟审批”工作机制运用于总投资200亿元的大拈花湾项目审批,整个项目全部报批手续耗时仅26天。司法部门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实施主体。宜兴市司法局制定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15项措施,组建5支法律顾问专家团队,专项服务环保、线缆、紫砂等主要产业,织密特色产业风险防护网。抓实“三项制度”建设,开展案件季度抽审、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优秀行政执法现场音像记录评选等活动,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发布“公证惠企十一条”援企稳岗,成立“守护紫砂”法律服务联盟,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将法律服务向基层拓展延伸,助力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各属地板块全面启动镇街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成立综合执法机构,全面提升乡镇行政执法水平。
当好“减压阀”,和谐安宁建新景
宜兴市着眼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推进法治建设惠民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2020年,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2.6万余起,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4万件,调解成功率98.6%,涉及金额超1.4亿元,共处理信访事项2382件,受理率和按期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依法处理化解重大突发事件形成“宜兴经验”,得到了上级部门和中央依法治国办第四督察组的充分肯定。
宜兴市司法部门围绕普法总目标,在“寻找人、走近人、感动人”上破题发力,利用城乡文化广场、市民休闲中心等既有资源,推出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浓郁地方特性、彰显传播特点”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聚力普法宣传活起来,全市累计建成市法治文化公园等137个法治文化阵地。市司法局与各地联手举办法治文化展播展演活动,真正让群众“抬头看得见、低头找得着”,提升百姓知法学法、懂法用法的自觉。在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上聚能。出台《宜兴市“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推进实施方案》,目前全市已培育“法律明白人”1276人,实现网格全覆盖。制定《关于加快建设“最多跑一地服务零距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的意见》,推进市镇村三级中心规范化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将“援法议事”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开辟法治护农、法治强农、法治兴农的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援法议事项目,西渚镇白塔村援法议事特色品牌获评“全省首批城乡基层援法议事范例”。
城市的发展进步、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接下来,宜兴将以更大决心、更严要求、更高标准,不断创新机制,完善举措,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大提速”,为优化营商环境、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