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晚上,淮南舜耕山下、淮水之畔,月光如水,一股微风吹过,如水的琴声从舜风琴院里悠然响起,时而舒缓如流泉,时而急越如飞瀑,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载着人的心灵驶回音乐深处,寻找精神的玫瑰。演奏古琴的中年男子是虞山吴派传人、淮南师范学院音乐学副教授杨传中。
从小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杨传中因为受传统文化影响,不论是上课还是生活中,他都喜爱穿中式古装,特别是坐在古琴边,手指在琴上灵动的时候,浑身都透着浓浓的中国风。
“我小时候就喜爱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大学时学的也是中国传统音乐,1998年到淮南师范学院任教后,教的也是中国民族音乐理论。”杨传中说,那个时候对古琴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并未真正学习演奏。
2003年11月,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事理论教学的杨传中早就知道古琴虞山派,这是一个很有地域特色的琴派,具有浓烈的地域色彩。虞山派主要琴谱有十几种之多,虞山古琴演奏家吴景略先生在琴艺琴风上又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其演奏清丽飘逸、灵巧多变,既有柔美如歌的抒情,又有跌宕奇妙的转折,格调新颖,令人神往,他的古琴艺术造诣深湛,在古琴领域里被称为“虞山吴派”、“琴坛一代宗师”。
那时的杨传中虽然喜爱古琴,却无缘找到一位名师学习。
成为虞山吴派古琴传人
2008年初,杨传中从同事口中得知,淮南师范学院退休教授王友斌在196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七弦琴专业,就师承“虞山吴派”吴景略先生,成为虞山吴派第二代古琴教育家,这让杨传中生出追随王友斌学习古琴的念头。
2008年的春天,杨传中打听到王友斌教授的住址后,特意登门求学,却没想到被王友斌当场拒绝。“恩师对学古琴的学生要求高,担心我不能坚持下来,我很理解恩师的顾虑,但我认为恩师掌握的古琴文化、技艺不是他个人的,应该传承下去。”杨传中说,这句“应该传承下去”打动了恩师,收下了他这个学生。
此后,杨传中每周都去王友斌家中学习古琴演奏,学艺期间先后与陈海峰、程龙伟、黄伟伟等同门琴友相识,并和他们一起协助老师组建王友斌古琴艺术中心,参与策划并导演了系列王友斌古琴艺术高校行师生专场音乐会,参与组织了首届江淮古琴名家琴人音乐会等古琴文化推广活动。
2017年12月8日,王友斌带着学生从宿州学院演出回来,在总结此次演出成果时,杨传中等人提议正式拜王友斌先生门下为徒。“选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王友斌十分高兴,正式收下杨传中、陈海峰、程龙伟、聂锋、黄伟伟5名学生为入室弟子,他们成为中国古琴虞山吴派第三代传人。
要把古琴文化传承下去
“古琴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文脉不断,其间历史形成的流派纷呈,各流派吸固纳新,传承有序。我们作为当代的古琴文化承继者,传承推广古琴文化是有历史责任的。”杨传中说,他个人主张在古琴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应该秉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畏之心,除了坚持传承古琴音乐的科学的演奏技术、精准的艺术表达之外,更应该注重文化层面的传承,换言之即亘古琴道中传递的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高远旷达的人生追求,物我两忘的山水境界,百折不回的生命精神。
杨传中认为,古琴文化不同于其他音乐文化,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保持着师徒式传承,家族式传承的文化传统。他的授业恩师王友斌先生枝开虞山吴派淮上一脉,著书立论,桃李芬芳,被誉为安徽古琴文化的播火者。如今王友斌先生去世了,自己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效法先师,立足皖淮地区从事古琴文化推广与传播,做一个传统文化的守护人,一颗古琴文化传承的铺路石,责无旁贷。
这几年来,杨传中推动成立了淮南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淮南市古琴文化研究会,依法注册成立了安徽舜风古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办了淮南舜风琴院文化机构,并在安徽省属高校中首开古琴专业选修课,已有几十名学生跟随他学习古琴艺术,学生有教师、医生、作家、画家等。今年杨传中还应邀于淮南市谢家集区中小学校启动了“古琴文化进校园”活动,给中小学生开办讲座。
中国古琴文脉相生代有传人,欣逢盛世,如今的杨传中和他的舜风琴院正走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伴着古雅的天籁之音,一路行吟,一路繁花似锦。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张安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