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史一博,是浙江丽水人,小学毕业后来到杭州。2016年,我从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去往北京读书。现在,我是华北电力大学的一名研二学生,还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
2021年11月8日,我正式开始了志愿活动。我是在志愿活动中过的春节,这还是我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
2021年的五六月份,我们学院公布填报志愿者流程。从提交报名表到成为志愿者,我总共经过了两轮面试。
第一次是学院面试。面试官主要是询问爸妈、导师的相关态度,还有我自己的态度。我是研究生二年级,学业压力相对轻松,所以问题不大。
第二次是奥组委来到学校进行面试。我记忆比较深刻的一个问题,大概是“有外国人来找你咨询,但他咨询的并不是你负责的业务,你会怎么做”。外国语学院的同学会被要求用外语回答,而我是电气相关专业,面试全程都使用中文。
报名时,我几乎没有犹豫。北京是双奥之城,2008年时,我只有10岁,和家人一起围在电视机前看开幕式,倒计时前的大脚印烟花让我印象深刻。2022年,我24岁了,我很高兴可以离奥运这么近。
不过,作为志愿者,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有什么便利之处。比如,我没法带走一大堆冰墩墩和雪容融玩偶,除了唯一的摆件礼品,想要它们,我也需要排队购买;我没有观众票,不能随便进出比赛场馆,我也是在旅馆里通过网络转播观看冬奥会的开幕式和一些比赛;我更没有亲眼见过谷爱凌和武大靖……
在这里,我的生活就是每天在旅馆和中心之间往返。制证工作看起来不太好玩,不够有趣,但是,它不可或缺。
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正式开幕。那天早上,我和其他志愿者互相说了一声“立春快乐”,没想到,晚上的开幕式就看到了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我只能用一个字形容这场开幕式:牛!这就是中国文化。
老实说,我并不算是冰雪运动爱好者,过去也不常关注冬奥会。但是,亲身参与其中,看到开幕式里的中国元素,我感觉不一样了。
我猜,那些找我代购冰墩墩的朋友,和我有同样的感觉:这是我们民族的盛事。
现在,我们正在制作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证件。我希望,中国代表团的运动员们都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