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余杭区“数智防汛”平台被评选为全省第一批水利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该应用作为余杭区防汛调度、抢险工作的“指挥驾驶舱”,能在一块屏幕上实现数据监测、险情预报、救援指挥工作,发挥着中枢大脑的作用。

通过数字化平台,防汛工作能够实现多部门信息打通,依托IRS(浙江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和5G物联网平台,全面汇集信息,掌握防汛形势。“通过平台系统中的雪亮平台、布控球、巡查人员视频连线等各种手段,现已能够实现多种险情抢险现场30分钟内可视化,让数据场景联动起来。”余杭区林业水利局防灾和运行管理中心主任江爱秋介绍。

同时,通过预报调度模块分析,平台还可以快速预报东苕溪余杭站、瓶窑站等关键站点的洪峰水位及到达时间,并通过对分洪闸错峰启用、上游水库下泄流量调整等不同方案的比选,为东苕溪流域的防汛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更重要的是,该平台还让灾害转移、自然灾害抢险更为高效,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山洪风险为例,如黄湖老街位置出现红色闪烁,说明该处降雨量超出预警阈值,触发立即转移预警。平台将自动发送短信通知山洪防御责任人,并显示防御对象名单、危险区域范围,责任人将迅速组织风险区人员按既定避灾路线进行转移。”江爱秋说。

接下来,余杭区林业水利局将继续完善“数智防汛”平台的功能,精致打磨,实战实练,将“数智化”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让平台真正成为防汛防台的一道智慧“屏障”。(记者饶雨蒙 刘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