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6月1日,全市第一本不动产权证在市民中心颁发,杭州正式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至今已走过5个多年头。
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
“在过去5年多里,我市不动产登记聚焦便民利企,轮动实施了多轮改革。”杭州市规划资源局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负责人指出,“每一次改革,我们都充分发扬杭州‘数字经济第一城’优势,以‘数字化改革’赋能不动产登记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目前,杭州不动产登记服务,已成为杭州“城市之窗”展现“中国之治”的一面靓丽旗帜。
给不动产发唯一“身份证”,更好保障百姓财产安全
不动产登记改革:从多部门到一窗受理,5年办理业务945.83万余件
“土地证、房产证合成一张了。”2016年6月1日上午,市民宋女士拿到了全市发放的第一张不动产权证书。
自此,杭州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全面实施。
全新的业务,没有先行经验可借鉴;全新的部门,初创团队从“零”起步摸索前行。
原本,在分散登记的模式下,各部门间簿证不统一,如土地登记由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房屋登记由住保房管部门负责,森林、林木、林地由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由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等。
“不动产统一登记保证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不动产登记信息更加完备、准确、可靠。”回顾改革,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自此,每个不动产不仅有了统一的登记簿、唯一的“身份证编码”,产权信息更加完备、准确,既避免了市民企业多头跑,也能更好地保障百姓的合法财产权益。
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回忆:“2016年,全市刚开始统一登记,业务办理量很大,排队来办理的群众中还有不少老人。”和国内大多数登记窗口的做法一样,杭州市民需要在国土、房管、税务部门窗口排三次队、取三次号、提交三次材料,前后大约需经历15个环节,办证至少要一天时间。
这样的场景让大家开始思考:怎样才让群众更便利?
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手,杭州率先就占70%业务量的个人住房办证推出便民服务,以“刀刃向内”的决心,通过“物理整合”,将房屋交易、纳税和登记发证三个窗口调整为一个联合受理窗口。
2017年下半年,杭州不动产以在办理流程上的革新登上央视:市民只需要在“联合窗口”取一次号、排一次队、交一次材料、等待一次受理即可,整个流程减至4个环节,办理时间也由原来的房屋交易40分钟、税收30分钟和不动产登记50分钟,整体压缩50%,创下全国最快、全流程“60分钟领证”的杭州速度,实现登记办事体验大幅优化。
正是尝到了改革“头口水”的“甜头”,改革赋能、利民便企的意识,从一开始就写入了杭州不动产登记服务的“基因”。
积极应用“互联网+”,也成为杭州不动产登记服务自起步起就一以贯之的特色。
2017年年初,“杭州不动产登记”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向公众发布政策法规、新闻动态、登记公告、办事指南等;随后,“杭州不动产登记”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辟“你问我答”“我要办”专栏,与门户网站、热线电话等一起,通过智能排序、智能检索、定向推送等方式,及时高效回应群众咨询诉求。
抓铁有痕,踏雪留印。
5年间,随着改革的深入,杭州不动产服务触角不断延伸、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服务品牌逐渐走入了市民百姓心中:目前全市登记窗口已达到314个,累计受理不动产登记业务945.8341万件,发放登记证书 498.7885万件、证明309.1347万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围绕业务标准化、规范化、一体化,杭州不动产市民之家窗口走出了一条“受理一窗口、办事一指南、规范一文本、告知一清单、联系一电话”的“五个一”便民利民窗口服务机制,并向全市域登记窗口推广。
不仅如此,《杭州市不动产登记若干规定》于今年2月1日起施行,杭州成功实现登记立法,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首个由地方政府出台的不动产登记规章,为杭州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迈入“分钟制”,不动产登记资料全城通查
“太棒了,一次也不用跑,新房交付后,动动手指就办好了不动产证,在杭州办事太省心了。”
今年春节前,杭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正式推出的“交房云办证”功能引爆了杭州市民的“朋友圈”。该服务以方便群众为中心,整合了税务、银行、城市大脑,市民收到新房后,只需登录杭州城市大脑APP,即可线上完成缴税、办证申请,并在线核查电子不动产权证。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用跑”,杭州不动产登记服务聚焦便民利企,持续以“数字化”赋能“最多跑一次”改革纵深。
“2016年底,浙江提出了‘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口号。”杭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多跑一次”改革启动以来,杭州不动产率先在全省实现不动产登记全网点、全业务、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城镇个人单套商品住宅登记1小时办结的基础上,又以数字化改革“开路”,实现了多次提速:
2017年底,窗口服务实现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转变,全面实行“一套资料、一人受理、一个系统、一小时办结”的“四个一”模式,依法依规取消申请材料271件、精简幅度达到65%;
2019年4月,杭州市房产交易取消交易确认环节,由原三部门联办调整为不动产登记、税收“一窗受理,并联服务”,推进以电子证照、前置扫描代替复印件,实现不动产登记办理环节减少1/3、提交申请材料减少1/3、办理效率提高50%;
2021年9月,杭州不动产深入推进办事“分钟制”,实现线上、线下高频不动产登记事项实行45分钟办结……
不仅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不遗余力为办事群众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长、减成本,杭州不动产还聚焦特殊人群推出上门暖心服务,实现“一次也不用跑”。
记者了解到,2016年以来,杭州市不动产中心聚焦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四大类人群,以及民生工程、拆迁项目及集中工程等特殊业务,将“服务直通车”开进了医院、养老院、社区、居民家里……
“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有工作人员跑在路上,将不动产的贴心服务送到市民身边,风雨无阻。”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每年上门服务近千次,年度服务里程达2万公里。”
不动产登记档案利用工作,也借力“数字化”,实现不动产登记资料全城通查、不动产登记结果全市域通查。
“去年,我们实现了全市93.68万卷不动产存量卷宗全部数字化工作,为方便市民企业登记查档打通基础。”目前,杭州不动产相关档案查询方式多样化,实现了窗口端、自助机端、浙江政务网网页端、“浙里办”手机APP端、微信公众号端、杭州24小时综合办事服务机、支付宝APP端以及不动产权证书二维码的“七端一码”平台均可查。
同时,上城、拱墅、西湖、滨江、钱塘等区不动产登记窗口全面开设档案查询窗口,实现档案查询就近办、移动办、网上办。
做好五星级“店小二”服务
营商环境改革:登记业务累计助企融资1.76万亿元
“真是太方便了,没想到不动产窗口工作人员不仅服务态度热情,业务流程还那么‘先进’,一次不用跑。”2022年元旦刚过,成功为公司办完企业转移登记的周女士,专程给杭州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送去锦旗,“在杭州办事,政府总是这么给力!”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为企业松绑减负、护航服务,就是呵护市场经济。
“2018年起,我们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参照世界银行标准,再次向改革进发。”杭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活跃主体,从拿地建房、抵押融资到不动产资产配置、重组……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不动产登记服务。
改革启动以来,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企业登记财产服务,杭州不动产登记相继推出“交房即交证”3.0、工业用地“零跑动、零等候、零资料”“见码发证”等多项创新举措方便企业办事,让数据“多跑路”“跑得快”,让企业“少跑腿”“不跑腿”,把更多的时间、精力集中在创业创新上。
在为企业发展“锦上添花”的同时,杭州不动产还为企业“雪中送炭”。
记者了解到,在企业融资阶段,杭州不动产通过与银行的深度合作,实现企业贷款和抵押登记“一网通办”,单套当场办结、批量当天办结。“由于登记和银行的深度合作,企业经常是上午在银行‘一站式’办完申请,当天就能拿到放款。”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至今,杭州不动产通过给予办理不动产余值顺位抵押登记,直接助推企业实现抵押融资、盘活资金1.76万亿元。
“资金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金融血液’。”杭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急企业之所难,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杭州不动产开启绿色通道助力企业融资“复产”,不遗余力呵护企业发展。
目前,杭州还在全域登记窗口推广设立了企业办理业务专窗,为所有涉企事项开辟绿色通道。“企业有大量的批量业务,为企业节省时间往往就是为企业省钱。”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是主城还是区县窗口,数百本证的打证需求,不动产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在一天内为企业办完已是常态。
去年,杭州成功入选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放眼星辰大海新途,新一年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各项改革新措将在全市域同标同步落地。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对杭州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市规划资源局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杭州不动产将加快推进市域不动产登记“一体化”的步伐,整合全市不动产登记平台,力争市民期望的单套商品房登记、抵押登记等事项将率先实现“大杭州”全市域通办。
同时,聚焦企业和群众的所思所盼,杭州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领域数字化改革,推出更多跨场景的“一网通办”,在从严保障不动产安全的底线之上,持续优化市民“线上线下”办事体验,让新老杭州人从中获得在杭创业安居的幸福感、安全感,助力推动杭州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出坚实步伐。(记者 刘园园 通讯员 林和静 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