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8岁的李剑出生在宁夏海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第四代传承人,为了传承和发扬母亲伏兆娥的精湛剪纸技艺,使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熟知,形成产业,走向世界,2009年毕业后她便成立宁夏艺盟礼益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

作为剪纸第四代传人,李剑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剪纸上,还扩展到了整个宁夏的非遗文化发展上,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就必须让非遗跳出传统活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2016年,她投资建设1200平方米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承馆,馆内集中汇集展示了剪纸、刺绣、砖雕、编织、抟土瓦塑等非遗项目,传承馆面向广大市民、爱好者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传承普及活动,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定期组织非遗文化讲座、非遗技能培训、非遗技能大赛等,让她没想到的是,通过丰富的非遗体验和学习方式,在传播非遗文化的同时,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也带动了一批技艺日益精湛的非遗传承人。

“非遗传承的守正创新,要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非遗‘活’起来、‘潮’起来,易于感知、易于亲近、易于传播,曾经刷屏朋友圈的APP合成军旅照给了我灵感,我和丈夫以伏母亲创作的10万多张肖像剪纸作品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建立剪纸作品的人脸识别肖像数据库,依托网络技术打造了一款可以将“伏兆娥剪纸”艺术神韵生动表达出来的剪纸肖像艺术化程序——瞬剪APP。”李剑说,现在,这款App不仅应用在手机上,还将应用在景区,以体验屋的形式出现,拍照即刻生成明信片。

除此之外,这些年来她还参与创作了“宁夏地图”剪纸金属书签、贺兰山岩画表情包、十二生肖背包等文创产品共150多个种类。其中,“宁夏地图”剪纸金属书签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须弥山石窟等11处宁夏标志性景观浓缩在方寸之间,成为2019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上的“网红”纪念品。同时,她还创新移民妇女帮扶模式,以“伏兆娥剪纸”“福兆源”等多个品牌,创造性的提出“公司+协会+移民妇女”新模式,以“输血+造血”双管齐下助力精准脱贫,充分利用艺盟文创稳定的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将移民妇女生产的精美手工艺品推向市场。

“努力将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继承好、发扬光大,凝聚成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把企业做成中国非遗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企业,是我们这代人需要奋斗一生的事情。”她说。(记者 闫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