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锵锵,春风漾漾。一群淮河少女在明媚的春光里肆意地玩耍嬉戏,随着锣声鼓点,一个兰花指,一记颤颠抖,将花鼓灯舞蹈经典动作演绎得美入骨髓……

2月28日,在凤台县新集镇东朱村,传统花鼓灯艺术代表性剧目《游春》,把该县2022年度“送文艺下乡”首场花鼓灯专场演出推向高潮,现场掌声不断。村民李芹感触地说:“还是咱花鼓灯看着够味,你看那跳得多好!”

演出现场,歌曲《撸起袖子加油干》唱出了新时代新征程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的精气神;结合凤台地域特色创意编排的花鼓灯群舞《凤登台》《牛肉汤》给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形式活泼、色彩饱满的视觉、听觉盛宴;带着乡间俚语、方言土味的小品《家乡美》展现出了小康路上欢天喜地的幸福新乡景、新乡情。

“我们接下来还要奔赴尚塘、顾桥等乡镇和村,每天演出2场,每场17个节目,有歌曲、小品、花鼓灯舞蹈多个艺术形式,场均时长近两个小时,切实把群众乐看乐听的好曲目搬到他们面前。”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团长王利梅告诉记者。

“小强今年二十六,谈婚论嫁到时候,订婚的彩礼凑不够,心里急得像火浇油……”亲切熟悉的乡音,耳熟能详的唱腔,诙谐幽默的台词……日前,一部由凤台县自编自导自演的地方推剧《张老西嫁女》在凤台县桂集镇福镇村刚一谢幕,年过六旬的刘佩记老人就连声叫好:“好久没听到这么正宗地道的四句推子了,真是过足了戏瘾,开心着咧!”

凤台县推剧团团长苏武介绍,此次,送文艺下乡,他们共编排了《帮扶情缘》《一封家书》《四老爷坐独竿轿》等多个推剧传统剧目和现代小戏,这些剧目都贴近时代的主题、贴近百姓的生活,比如《张老西嫁女》这部戏,主要以一对农村青年男女相互爱慕,却因高价彩礼陷入两难境地的乡村爱情故事作为创作原型,以两代人的观念不同、思想迥异、年代隔阂的矛盾冲突展开故事,以新时代新青年新观念战胜传统落后的旧观念而喜剧收尾。整部戏融入地方戏曲传统唱腔、花鼓灯舞蹈元素和地方方言对白,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郁,特别是主题鲜明,破除旧观念,倡导新风尚。

音乐一响,乡亲们就热情地欢呼鼓掌。这是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最美的乡村风景。

凤台县是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之乡,拥有花鼓灯、推剧、淮河大鼓等多个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春以来,凤台县积极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挖潜,用活“非遗”文化资源,巧借“民俗”促“易俗”,创新形式与载体,结合群众所需所盼和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等时代主题,写好剧本,讲好故事,演好剧目,将一批有看头、有温度、正能量的文艺精品搬进社区广场、街头和村头,进行巡演和展演,既让“非遗”文化走入千家万户,更让群众在非遗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保护成果,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讯员 徐艳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