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育种,事关粮食安全。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小麦种质创新与利用团队多年来赓续奋斗,在守护国家粮食安全中绘出了壮丽青春篇章:首次找到小麦“癌症”克星——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培育了国内第一个携带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小麦新品种,将创制小麦抗赤霉病种质资源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中;创制200余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小麦种质材料发放全国育种利用;率领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团队研制40个小麦新品种、11项绿色新技术,推广面积9000余万亩。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这个团队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作为长期奋战在小麦生产和脱贫攻坚一线的小麦育种人,团队带头人孔令让教授始终坚持一点:“只有紧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才能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才能让农民实实在在受益,才能让中国饭碗里装上优质的中国粮。”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极具毁灭性且防治困难的真菌病害,有小麦“癌症”之称,严重时减产超过50%,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农业问题。但半个多世纪以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鲜有突破。

2000年,孔令让和团队成员经过广泛筛选鉴定,在小麦的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发现了抗赤霉病基因。“因为小麦是异源六倍体,所以对小麦的研究难度特别大。只有培育抗病品种,才能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孔令让的目标,是培育一个抗病抗逆、高产优质,老百姓乐于种植的小麦品种,让中国人把自己的饭碗端得更牢。

“为了克隆抗赤霉病基因,仅2016年以来就分析了累计4万余株小麦实验群体,完成了至少30万次DNA扩增实验。此外,对于杂交育种来说,我们每年要在试验田授粉5000余个杂交麦穗,一个麦穗约30枚小花,算下来大约15万枚小花。”孔令让说,“2015年,该基因在国际上被命名为Fhb7。”

最终,他们完成了抗赤霉病基因初定位、精细定位、图位克隆、抗病分子机制解析等工作,成功将抗赤霉病基因Fhb7转移到栽培小麦品种,并明确了其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应用价值。2020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这一重要学术突破。获得这个成果,孔令让和他的团队用了20年。

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后,孔令让和团队成员没有停歇,通过远缘杂交将抗病基因转移到大批小麦栽培品种,经过多代纯化,培育出“山农48”等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部分品种已可大规模投入种植。他们将抗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基因转移到目前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中,已选育出200余份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小麦种质材料,提供给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全国育种利用。

如今,这一团队培养的毕业生在科研创新、乡村振兴、技术推广等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强农报国的初心,涌现出了“青年长江学者”“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等一大批先优典型。代际传承中,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捍卫着“中国碗、中国粮、中国种”的宏伟梦想,正在瞄准下一个小麦新品种开展攻关。(记者 王桂利 张春宇 通讯员 王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