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避免癌症的发生,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国肿瘤专家开出了防癌处方,已被国际认可。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教授等人在《柳叶刀—全球健康》发表了《23种主要致癌因素的归因风险》一文,他如此总结:“防控好23种致癌因素,中国每年超过100万人可避免死于癌症。”
防控好23种致癌因素
中国肿瘤专家开出的防癌处方
“你是专家,给我们说说应该怎么防癌?”这是陈万青被问及频次最高的问题。陈万青会试着询问对方——“你捋清自己身上有哪些患癌风险点了吗?”
这一询问来源于陈万青等人所撰的《23种主要致癌因素的归因风险》一文。这也是国内肿瘤专家第一次专门针对中国人群,分析23种最常见的致癌因素。
为何会进行这项课题研究?陈万青解释:在我们国家癌症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从癌症发生层次进行预防,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减少摄入高热量饮食、环境治理等去除诱发肿瘤的原因,称为病因预防;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发现得越早越易治愈;三级预防是肿瘤进入到中晚期,通过正规、科学、合理的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达到精准的个体化治疗,称为三级预防。而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远离癌症首先要先了解致癌因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癌。
“项目从2016年开始,历时3年,我们根据全国20岁以上癌症死亡病例和相关数据,进行模型计算,最终归纳出23种可预防的致癌因素。”陈万青说。
简单的数字背后,是无数血与泪的教训。记者看到,23种致癌因素归为5大类因素,分别是行为、饮食、代谢、环境、感染。具体因素中,吸烟、饮酒、缺乏体育健康锻炼、摄入蔬菜不足、钙摄入偏少、纤维含量较少、体重超标、PM_2.5、紫外线暴露、幽门螺旋杆菌等常见行为和物质,都赫然在列。
“虽然有23种致癌因素,但是男女主要致癌因素又有明显不同。男性危险因素中排第一位的是主动吸烟,第二位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第三位的是水果摄入不足。女性危险因素钟排在第一位的是水果摄入不足,排在第二位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排在第三位的是主动吸烟。”陈万青说。
“在我们日常调查中,发现水果摄入不足是致癌因素这一点,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了每人每天果蔬的最佳摄入量,即蔬菜量300—500克,水果量200—350克的量,不少人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摄入量。”
作为长期奔走在癌症防治第一线的肿瘤学专家,陈万青谈到,中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23种主要致癌因素引起的各种癌症,但是,只要防控好这23种致癌因素,是可以避免死亡的。改变一些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控制病毒感染等,减少和消除肿瘤危险因素的暴露,这是普通人实现癌症预防的关键一步。
癌症筛查+早诊早治
提高癌症生存率的最有效途径
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在我国,多数癌症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不仅治疗效果差,而且花费大。为推动癌症防治“关口前移”, 陈万青和肿瘤预防医学的医务人员一起奔走在全国各地,从漫天戈壁到东海之滨,持续推进癌症早筛早诊早治项目。
陈万青介绍,我国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从2005年开始,目前国家级癌症筛查项目有4个:2006年启动的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2007年启动的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2009年在农村地区开展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筛查;2012年启动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每到一地,工作人员摸排高危人群,进行高危癌症的临床筛查,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随访和分级诊疗。他高度肯定这些年浙江省的癌症筛查一系列工作。
“当下很多人对于癌症的最大误区是,还没有把癌症与自己关联上,总是觉得癌症离自己很远。甚至不少人讳疾忌医,不愿意谈到癌症,更不愿意进行筛查。”陈万青谈到了一个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病人。“我们在淮河流域地区进行肝癌筛查和义诊,到达一个村的筛查点时,工作人员正在给一位村民打电话,做思想工作。这位村民42岁,父亲是肝癌去世,自己又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这是一个典型的肝癌高危人员。但是工作人员让这位村民做肝癌筛查,村民死活不愿意来,坚持要外出打工。后来,我们通过当地疾控人员和村干部的不断劝导,村民临行前做了筛查,一查是早期肝癌。后来,这位村民做了手术,恢复得很好。”
陈万青颇为感慨,“在城乡筛查时,这样的病例很多。结合我们多年的癌症筛查数据,评估为高危人群,接受免费筛查的人员仅仅40%—50%,接受肠镜筛查等有创检查的人群,不到25%,大多数人嫌麻烦,不愿意做,主动放弃了筛查。可想,如果早癌被耽误,病情进展为晚期,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肯定倒了。”
捋清自身健康风险因素
体检和癌症筛查都要“量体裁衣”
筛查与早诊早治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关键。陈万青列举了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得到的结果,以食管癌为例,进行内镜检查,能够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比例。“我们对于高危人群开展肺癌筛查,有数据表明,低剂量螺旋CT可降低筛查人群肺癌死亡率31%,效果明显。”陈万青说。
他重点谈到八类癌种的筛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肺癌,还有我国高发的胃癌、食管癌、鼻咽癌、肝癌,共有八个癌种筛查在国内展开,这些筛查包含两个特点,一是癌症发病率相对较高,二是目前有便捷有效可行的筛查方法可在早期发现癌症,通过干预可得到很好的治愈效果。”
对于癌症筛查,陈万青给大家两条建议。
第一,不错过。不错过每一次癌症筛查,比如女性乳腺癌、宫颈癌两癌筛查;不错过每一个治疗节点,评估为高危风险的人群,一定要进行及时的复查和随访,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第二,捋风险。捋清自身存在的风险因素。可以对照23类致癌危险因素。抽烟吗?加工肉吃得多吗?幽门螺杆菌感染吗?……如果有这些风险因素,对比常见癌种,根据自身情况“量体裁衣”,开展体检和癌症筛查。
陈万青以自身的筛查经历,现身说法。“我知道自己平时活动少,经常一坐就是一天,饮食上,蔬菜水果摄入少,这些都是结直肠癌的风险因素所在,所以在去年,我做了肠镜检查,发现一颗小息肉,内镜下去除,今年准备再次复查。今年复查正常的话,5—10年内,这项检查就不必查了。”
谣言1:PET-CT、基因检测这类越贵的查癌神器,癌症筛查更准。
不同的检查项目有不同的检查目的,比如PET-CT,不适合做普及性筛查,在早期癌症的诊断上,尤其是癌前病变的诊断, PET-CT不一定有优势。PET-CT的优势在于肿瘤分期、转移、复发等判断。而基因检测,则在癌症治疗阶段更能发挥作用。现阶段有很多靶向药是针对某一些基因突变位点的,对于已经患有癌症的特定人群来说,用药前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寻找到适合的靶向治疗药物。所以,癌症筛查还是得基于实际情况,对比高危风险因素,遵医嘱检查。
谣言2:肿瘤标志物增高,就是得癌。
在临床上,肿瘤标志物既作为临床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观察的指标,真正能用到筛查的肿瘤标志物非常有限。因为肿瘤标志物的假阳性率较高,数值升高可能跟饮食有关,也可能跟代谢水平有关,还可能是炎症、外伤等造成,影响因素很多。前几年,一个中年女性哭哭啼啼来门诊,因为体检时,她的CA199(糖类抗原,一种肿瘤标志物)指标高了两倍,家里人很恐慌,因为这个指标与胰腺相关,再复查了一次,还是高。后来检查就正常了。后来,仔细询问家属,患者有什么生活习惯和平时不同,这才回忆起,检查前喝了一点酒。所以,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可能是身体的一个提示,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肿瘤标志物异常,不一定是有肿瘤;反之,肿瘤标志物正常,也不等于身体里没有肿瘤。
谣言3:癌症筛查做一次即可
筛查的次数和频次得分检查而定。对结直肠癌症筛查项目肠镜而言,普通人群第一次筛查,没有问题,之后5—10年查一次即可。如果是定量便潜血筛查,则需要每年检查。
低剂量螺旋CT筛查也是如此,无结节等情况,一至两年查一次足够。如果第一年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发现一个结节,要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危险程度高的结节,医生会建议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良性结节则一年复查一次,很多结节没有必要一年重复查几次。
谣言4:癌症都会遗传,得癌命中注定
癌症本身遗传的概率是很小的,大约占10%-15%,绝大多数癌症是由外部原因导致的,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胃癌等,都是由外因导致,而不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即便是出现了癌症的家族聚集现象,这也不是遗传,是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比如相同的不良饮食习惯,相同的环境。所以,从这点上,普通人群还是避免与癌症相关的风险因素,积极做好癌症的防治。(记者 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