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到过可以吃的凉皮面膜吗……”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位主播正在向粉丝展示一款透明状的海藻胶原蛋白面膜,只见她咬了一口面膜,一边咀嚼一边把面膜敷在脸上。
近段时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所谓的“食品级”化妆品,宣称不仅能有化妆品功能,而且无毒可以直接食用。记者在当前主流电商平台上,搜索“可食用”“口红”等关键词发现,打着“食品级”的噱头来宣传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并不少见。
一些商家、主播不仅用“恳切真诚”的言语进行介绍,而且“身体力行”当场食用。这让许多人认为,这样的产品抹在皮肤上肯定更加安全有效,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食品级原料=产品可食用? 这些产品容易被“可食用”
记者在浏览中发现,面膜、唇膏、纯露等亲肤产品最容易被打上“可食用”标签。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不少主播都在推荐同一款海藻胶原蛋白面膜,不管是文案还是本人介绍,都有提到这是一款可以吃的面膜,但在商品详情页里,却没有任何可食用的字眼。记者在几则短视频下评论“是否真的可以吃”时,有主播回复称:本人是孕妇,亲测可吃,非常安全。
除了短视频平台,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也搜索到了同款面膜,除了旗舰店,还有多家商铺在售卖。
其中,部分商铺客服表示,这款面膜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可以吃但不鼓励顾客去吃。另一部分则表示该面膜原料属于食用级别,对人体无害,但不建议食用。只有旗舰店的客服则明确表示该产品不能食用,并且不知道有些主播打着“可食用”的噱头在对这款产品进行推介。
在该电商平台,一款月销超过3000件的儿童唇膏,标题中直接标注了“可食用”的字眼,产品介绍页面上则写有“食品级原料”。
“这款护唇膏是可食用级别的,无毒无害,很适合给宝宝用,即便不小心吃到都没有关系。”客服表示,为了证实自己的话,还出示了两张该产品检验检测报告,证明其产品各项指标合格。
难道各项指标合格就证明可以食用?面对进一步询问,客服没有正面回答,表示产品的成分都是果油和可食用材料配方。
化妆品和食品不能混为一谈
商家须明确告知化妆品不能食用
化妆品和食品真的能混为一谈吗?当然不!
记者咨询了杭州老爸评测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究员任江,他表示,化妆品和食品属于不同行业,两者使用部位、所用原料及执行的标准规范均不一样,根据现有标准和规范,根本不存在“食品级”“食用级”化妆品这类概念。
“某些化妆品里可能的确用到了食品级的原料,但是化妆品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更多的是用到了化工原料,这是不能食用的,仅因为用到了食品级的原料就说产品可以食用,这是以偏概全!”
在任江看来,商家给化妆品打上“可食用”“食品级”标签,是摸准了消费者追求“纯天然”“安全”的心理,属于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消费者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防止被虚假广告忽悠。
那商家此举是否违法呢?浙江泽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夏谨言解释,从法律上讲,商家可以宣传其售卖的化妆品的原材料是可食用、食品级的,但不能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该化妆品可食用。化妆品与食品适用不同的检验标准,商家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化妆品是不能食用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化妆品宣传不能含有‘无添加’‘纯天然’‘纯植物’等绝对化的词语。商家之所以声称其化妆品为‘食品级’,往往是为了标榜其产品成分的天然性及安全性,这算是利用语言的艺术避开法律禁止性词汇。”
消费者如何维护权益?
商家要承担哪些责任?
如果消费者买到了这类打着“食品级”噱头的产品该如何维权?商家又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夏瑾言表示,消费者对此可要求商家“退一赔三”,若是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的,还可以直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当然,消费者也能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举报、投诉,或者向法院起诉解决争议。需要注意的是,相关证据一定要收集、保存好。
“而对于商家来说,如果是直接售卖该产品,应该承担退一赔三、赔偿损失等责任,如果一些电商主播只是对此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并不售卖,那么最终责任还是由商家承担,但消费者可以向平台举报、投诉主播虚假宣传,平台有义务对其进行处罚,此外,在向法院起诉商家时,也可同时起诉该主播。”夏瑾言介绍。
另外,夏瑾言提醒,不管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要提高法律意识,了解跟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规定,学会维护自身权利。
“消费者在接受各类广告信息时,要学会甄别虚假广告、不实信息。商家和主播也更应该规范宣传内容,以免涉嫌虚假宣传,遭到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等。”(记者 严佳炜 见习记者 刘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