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商务部发布关于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评审结果的公示,确定了全国首批30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我省南京、苏州名列其中。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服务半径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可促进消费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有助于进一步畅通经济“微循环”、释放居民消费潜力,让居民从市井街巷“烟火气”中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衣食住行玩乐闲”,家门口有了“生活街区”
休闲购物、生鲜菜场、看病打针、为老服务……只需步行15分钟,这些日常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日前,记者在南京、苏州实地走访,了解“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情况。
9月14日下午6点,记者来到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方洲路的邻里中心商场。一楼是大型生鲜菜场,各式果蔬摊、熟食店一应俱全,不少市民在选购食材。
记者注意到,每个摊位前都悬挂着一个电子屏,上面显示摊主个人信息、收款码和菜品溯源码。“用手机扫码,就能查询蔬菜生产运输的具体信息,吃着也更放心了。”顾客徐敏告诉记者,这里环境好、没有异味,地面不打滑,“以前买菜要开车20多分钟,现在步行10分钟就到菜场,生活方便多了。”
“以前我在湖东新街口的地下室开裁缝店,环境潮湿昏暗。现在搬到邻里中心的便民服务站内,店铺整洁明亮,房租也不贵。”裁缝店店主徐阿姨告诉记者,店里生意比之前更好了,每个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
“目前,我们公司运营管理邻里中心项目20个,在建项目5个,规划项目5个,开发运营项目总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在苏州工业园区,几乎每个社区15分钟步行范围内都有一处邻里中心商圈。”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灏介绍。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玩乐闲”,邻里中心以一站式业态组合,满足了居民对社区生活配套的期待,不仅包括一日三餐涉及的菜市场、早餐店、便利店,也包括棋牌室、活动房、图书馆等免费休闲娱乐场所,还为维修点留出空间,满足居民“小修小补”的需求。
9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南京市栖霞区尧化门好邻里生活中心,在这里,除了买菜,还可以健身游泳。铭人健身房前台人员王招娣介绍,健身房实行会员制,目前共有2000多名会员,购买月卡当月即可无限次使用。场内有游池、健身、瑜伽、单车等项目,很多老年人选择下午2点至5点来游泳,周边的白领则下班后前来健身。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记者在好邻里生活中心发现一家不到5平方米的便民快剪小店,墙上“男女剪发各15元”红底白字十分醒目。“每天有六七十位客人,大多是附近的居民,每个人10分钟剪完头发。”入行已近10年的店主黄岗说,自己去年10月选择进社区,看中的就是这里源源不断的人流,不用再为客源操心。“周末是高峰期,很多人来买菜顺便剪个头发,现在这类便捷理发服务越来越受大众喜爱。”
从“菜场”变身“生活街区”,这里的好邻里生活中心内设有餐饮店、超市、药店、银行、邮局、卫生室,还提供美容美发、家政、公交卡充值等服务。据经理吴殿昌介绍,通过“互联网+”,努力打通服务市民生活“最后一公里”,满足人们日常各项需求。
今年1月,已营业70年的老字号科巷菜场变身“科巷新市集”,成为南京打造新型社区生活圈的样板店。改造后的科巷菜场功能更丰富,除了传统的菜场,还增加了餐饮、零售、社区服务等功能。附近居民对“老菜场新开业”、解决民生大问题表示满意。
一根根“毛细血管”,把幸福感送到家
在尧化门好邻里生活中心3楼电梯口,有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开锁店,店墙上挂了100多串钥匙样品,柜台里分类摆放着各种锁具。店长武亚平说,营业以来还因客户要求,增加了打印复印、配眼镜等功能。“很多顾客在家把需要打印的内容在微信上发给我,买完菜后直接从店里取走,出一趟门能办好几件事,很方便。”
苏州市姑苏区汇邻广场内的便利店,也同样“身兼多职”。在全家便利店,市民们还可以进行市民卡充值、购买书报。“跨界”经营提升了便民服务,一家家小店组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鲜活生态。
77岁的葛光中家住汇邻广场附近的南环新村,几乎每天都来这里的老年服务中心吃饭。“自己在家做饭做不动了,来这边吃很方便,一顿12块钱,有荤有素好几个菜,营养搭配得很好哩。”老人告诉记者。
苏州市吴门桥街道南环第二社区党委书记徐颋玉介绍,平时他们还会为老年人开展养生健康课堂、家政服务,为老人提供清理、陪护等服务,有的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工作人员还会教他们如何使用手机上网。
“我们比较典型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工业园区内的邻里中心模式,采取先规划后建设方式,小到配钥匙修拉链、大到高档百货营运,功能全都具备;另一种是姑苏区汇邻广场模式,在老城区进行沿街店铺升级改造,布局中高档业态,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苏州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李艾介绍,该市将抓住“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这一契机,将政府部门诸多职能与便民生活圈所提供服务有效整合。“我们正组织编制苏州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标准,力争5年内创建150个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质扩面、普惠均衡,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如果说大型商场超市属于‘动脉血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就是‘毛细血管’。”南京市商务局菜篮子工程办公室主任沈岩说,“要采取‘一圈一策’,根据不同的社区形态、消费层级,提升老百姓生活品质。有条件的‘圈’可以开展一些健身区域建设,利用闲置空间打造党员活动中心、假期托儿班、阅读室等。”
南京今年先试点建设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计划到2022年底新建、改造完成2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到2025年底新建或改造完成8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并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做法。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形成“街坊式”“集中式”和“分散式”3种模式。在南京主城区主要以“集中式”为主,其中位于栖霞区尧化门的好邻里生活中心、秦淮区的科巷新市集均属于“集中式”便民生活圈的社区商业综合体,即以某个点为中心,逐步向周围社区辐射,并与周边的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以及餐饮店、图书馆等场所一同发挥作用。
深耕“一刻钟便民圈”,拓展更大服务空间
在感受“烟火气”之外,围绕步行一刻钟所能带来的幸福感,还有更多想象空间。
“我家离邻里中心很近,平时感觉生活蛮方便,但里面的活动室、阅览室晚上6点就关门了,如果能稍微延长点营业时间,下班后还可以带孩子去看看。”住在苏州市工业园区的孙鸣期盼道。
租住在南京市建邺区金穗花园的张欣,看到小区门口张贴的15分钟生活圈导视图不由感慨,“虽然现在快递、外卖很方便,但还是希望多些便利店、连锁品牌店入驻,满足大家更多生活消费休闲需求。”
记者调查走访发现,目前便民生活圈建设中还存在区域间发展不够均衡等问题,新旧社区商业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近年来,社区团购等的无序扩张一度影响到周边小店的健康发展,线上线下如何有效融合也是一道难题。对此,商务部等12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提出,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建立健全社区电商(含社区团购等)领域市场准入规则,划清底线、加强监管、规范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专家认为,平台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得生活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也导致“附近”的消失——人们不需要关注周边有哪些有“烟火气”的小店,只需轻点手机便可以实现全城配送。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正在重新连接人们与周边的关系,实现社区经济与平台经济的有效结合。
“现在社区小店在从线下往线上发展,平台企业也在从线上往线下发展,两者未来将融合发展,共同提升便民服务。”沈岩说,目前居民使用小程序多一些,未来社区可以建立相应的小程序平台,特别是面向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比如老人在家里需要人送饭送菜,可以直接通过小程序下单;根据不同社区居民的需求进行柔性化定制,定期举办一些市民活动等……“说到底,就是要进一步让社区宜居宜业。”
“如今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对密集布点、紧邻居民的社区商业来说,这是一个与线上及移动端结合的良好契机。”在李艾看来,社区商业要将贴近居民群众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不仅有小而全的货物摆设,还要有触屏选购商品、全程冷链配送等与网络紧密结合的各项服务。“同时还要深入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等新兴技术和社交工具、移动支付,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产生新的发展动力。”(本报记者 李晞 丁茜茜 田墨池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