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轮岗,是助推教育资源均等化分布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由于办学风格、地理位置、硬件设施等原因,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也就是所谓名校和非名校的区别。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催生了“择校热”等现象,更容易形成“名校更优、非名校更弱”的不良循环,不利于教育的公平发展。
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择校的根本,就是选择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北京此次决定全方位开展教师轮岗,是推动教育公平发展的最直接抓手。教学质量高的学校的教师到薄弱学校进行“传帮带”,可以发挥好示范作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薄弱学校的同仁进步成长,也让薄弱学校的学生们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同样,薄弱学校的教师到教育质量高的学校轮岗,耳濡目染,也能掌握更高的教育本领。可见,教师跨校、跨学区流动,既有助于丰富教师教学经验,也能推动更多优秀的教师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课程和教育服务。
同时要看到,推动教师轮岗,也要保证各学校的现有教学质量不受影响。从教师个体来说,应当理解服从轮岗的安排,但教育部门在制定轮岗方案时,也要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不能因为轮岗给教师的个人生活造成大的困扰。例如北京有的城区面积很大,尽管只是在同一个区内轮岗,也有可能带来通勤距离过长等问题。如果教师的个人生活存在较大困难,恐怕也难以安心在轮岗岗位教学。从教师整体来看,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轮岗教师的比例不应当影响整体教师队伍的风格稳定。特别是教育质量高的学校,轮岗的目的在于帮助提升薄弱学校的教学水平,不能因为轮岗而削弱自身师资力量。这都需要教育部门统筹谋划,放大教师轮岗的优势,让轮岗促进教师能力的完善和学生的更好成长。
从长期来看,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还需要在硬件设施的投入上向薄弱学校倾斜,同时落实多校联合划片等措施,实现教育资源的均等化配置,不断缩小校际差异,让教育资源均衡起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评论员王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