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之下,经受着严峻考验的传统餐饮业面临着洗盘巨变,这时,预制菜异军突起。
近日,以消费贷起家的金融科技公司趣店集团也做起了预制菜生意。创始人、CEO罗敏在抖音直播间一口气卖了19个小时货。农家小炒肉、酸菜鱼、剁椒鱼头、猪肚鸡火锅等餐厅里颇受欢迎的菜品以预制菜方式可以分分钟端上自家餐桌。
从瑞幸咖啡离场的陆正耀今年也启动了预制菜项目“舌尖英雄”,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累计获得16亿元融资,并计划在5个月内落地3000家门店。
有数据显示,2021年广义预制菜市场规模3459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为5165亿元。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破万亿。
除了市场层面,政策上也有了一些倾斜和扶持: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个“鼓励制售半成品和净菜上市”的通知;4月,首个全国公益性预制菜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而后,广东、山东、河南等地相继出台鼓励政策,鼓励当地预制菜产业进一步发展。
暖风频吹之下,仿佛全国一下子都爱上了预制菜。
“爆火”的预制菜,其实是那熟悉的“陌生菜”
“我们做过实验,十道预制菜,在自己厨房操作,最多不过1个小时。有了预制菜,人人都能变身大厨,在家里吃饭也变得更加轻松和简单。”一位预制菜品牌负责人在发布会上极力推荐着自家预制菜。
近年来,预制菜简直热得发烫,从水煮鱼、啤酒鸭、猪肚鸡火锅,再到粉蒸肉,几乎全国各地的著名菜品都进入预制菜菜单,就连西餐中的网红菜品惠灵顿牛排也火速搭上了这辆“快车”。
“当前,无论是从消费迭代、市场需求,还是政策面上,预制菜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陈新华介绍,预制菜是从早期的“净菜”发展而来,随着食品工业与餐饮业的融合,开始逐渐渗透餐饮B端市场。“现在的预制菜正从B端市场快速向C端市场扩张,所以近年来特别火爆。”
事实上,预制菜从广义上有一个更加通俗的名字:“半成品”菜。2010年以后,餐饮业获得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一些连锁餐饮爆发式增长,造成了门店供不应求,预制菜在餐饮B端市场快速“跑马圈地”,尤其是2014年以后,随着外卖行业兴起,预制菜B端市场进一步放量。2020疫情之后,在“宅家经济”“懒人经济”催生下,C端接力,预制菜“走”出餐饮门店厨房,进入大众消费者的视野。
资本跑步入场,赛道愈来愈热
2021年4月27日,“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上市后,连续迎来11个涨停。同年,冷鲜肉行业的龙头企业双汇成立餐饮事业部,开始了预制菜模式的探索,卖午餐肉的梅林、卖辣鸭脖的周黑鸭、卖水饺的思念,甚至开火锅店的海底捞均不甘落后,纷纷布局预制菜产业。2021年也被业内称为预制菜爆发的元年。
繁荣的背后,不乏资本的身影。
《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洞察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2起投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0亿元,涉及项目42个。从融资时间来看,2015年—2016年是融资高峰期,融资事件分别有14起和17起,2020年—2021年是又一个融资高峰期,2020年预制菜赛道共有12起融资,2021年—2022年,预制菜行业融资事件20余起,融资金额达数百亿元。
近两年获得融资的企业中,除了王家渡食品、彭记坊这样的传统预制菜企业,更多涌现出的是新消费品牌,比如珍味小梅园、舌尖英雄、银食等。
一方面,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吸引资本的进入;另一方面,资本的进入,吸引了更多势力进入预制菜行业,促进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局面。当前的预制菜行业已汇聚了以味知香、好得睐等为代表的专业派,以贾国龙功夫菜、海底捞为代表的餐饮派,以盒马鲜生、永辉生鲜为代表的零售派和以三全、安井食品为代表的综合派,四大门派让预制菜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加速预制菜行业成熟。
记者手记
时代催生的风口,未来在哪里?
十个年轻人九个点外卖。外卖市场的巨大市场让预制菜的局内者看到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80后的人尚且还会下厨,但是我身边的90后,几乎已经不下厨了,都在点外卖或者外食。预制菜都是标准化生产,配方也都是由大厨操刀制作,总比外卖好。”一预制菜新晋品牌负责人这样对我说。
有相关数据显示,95后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95.8%,这意味着预制菜的受众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成为年轻人在忙碌生活之中的新选择。再加上疫情的反复,让预制菜一下子拥有了庞大的消费市场。
站在时代的风口上,猪也能起飞。预制菜就是这样时代的产物。
然而,预制菜的本质不过是在没有外卖的时候,作为外卖的替代品。换言之,预制菜最大的竞品就是外卖。可是,几乎同等于堂食的价格,还要经过加工烹饪,客户为什么不直接点外卖呢?
预制菜真正的未来还是在B端。对餐饮行业而言,预制菜就是工业化的最终表现。连锁餐饮自不必说,预制菜不仅能够减少人力成本,更能最大程度保证菜品的稳定性;独立餐饮,更是可以和专业的预制菜企业合作,由他们专门负责研发和提供菜品,形成系统高效的产业链。(记者 甄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