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提前一个月实现暖封闭。
汽开区服务企业团队到吉林弘凯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开展对接服务。
(资料图片)
一汽弗迪动力电池项目提前完成暖封闭,正在进行内部施工。
导言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中国一汽2023年新年献词又一次致谢了吉林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
2022年,中国一汽全年销售整车320万辆、营业收入6300亿元、利润超过490亿元,顶住了巨大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了基本盘稳定。
这是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与中国一汽一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胜利。
面对巨大经济下行压力与疫情考验,省市区三级坚持“保一汽就是保发展”,服务、政策、要素全力向中国一汽倾斜,有力保障了中国一汽稳产、满产。
2022年,汽开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融入“三强市、三中心”,加快推动“六城联动”,勇担建设“双一流”历史重任,坚守服务一汽初心使命,围绕中国一汽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需求,深化改革、优化流程、提升效能,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效能。
全球瞩目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5天回复1200多个问题,2天办理开工手续,20分钟办完企业注册,提前1个月实现暖封闭,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树立了中德企业合作的新标杆。
科学应对疫情考验,汽开区有力保障了中国一汽物流畅通、配套及时、生产稳定,创造了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服务奇迹。
2022年,中国一汽荣登财富世界500强第79位,一汽-大众第2500万辆整车在长春下线,第600万辆解放卡车在长春下线……
2022年,长春市汽车产业集群上榜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并成为工信部首批换电模式试点示范城市,这标志着长春市汽车产业集群已经踏上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在以汽开区为核心的长春国际汽车城,整车带动、配套拉动、创新驱动、区域联动、产城互动的新发展格局已然成型,一个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快速崛起。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作为省市汽车产业的主阵地,经济发展的压舱石,2022年,汽开区顶住了建区以来最严峻的发展考验,创造了令投资者和驻区企业频频点赞的服务效能。
“速度奇迹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施睿哲表示,“有了团队高效协同和高标准数字解决方案的指引,以及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让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跑赢时间,树立起中德合作的全新标杆。”
“在疫情、极寒天气等多重冲击下,政府为我们解决了用电、材料等很多棘手问题,让我们能够与时间赛跑,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创造了条件。”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史红梅说。
“汽开区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周到服务,企业生产形势稳定,为整车厂配套能力有保障。”疫情防控最艰难的时刻,富晟李尔汽车座椅系统有限公司总裁张昕说。
……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在2022年这个极不寻常的年份,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汽开区沉着应对错综复杂的形势,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奋力实现了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经济发展量质双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经济稳。汽开区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助企业减负增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区域经济成功实现企稳回升,主导产业稳健发展,发展韧性显著增强,企业活力显著提升,建设“双一流”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势头强。重点建设项目火力全开,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一汽弗迪动力电池等重大牵引性项目加快建设;一汽红旗新能源工厂、吉林玲珑轮胎、富赛汽车电子产业园等项目全部或部分建成投产;一汽研发总院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解放车桥基地、富奥轻量化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前景好。随着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一汽集团的快速崛起、省市的强力支持以及“新四化”的深刻变革,汽开区拥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工业基础优势、地理区位优势凸显,倾斜政策叠加、发展平台叠加、市场利好叠加的振兴机遇凸显,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发展前景更加美好。2022年,汽开区招商引资逆势前行,内资到位172亿元,同比增长10%;外资到位1.73亿美元,同比增长126%。
活力足。坚决贯彻“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六城联动”,先后与四平市、辽源市、宽城区、农安县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全省汽车产业错位发展、竞相发展。
汽开区上下与时俱进、创新担当的发展氛围已经形成。
构建新发展格局:
优势突出、配套多元、创新引领、开放聚合、发展强劲
坚定不移建设“双一流”,坚定不移服务一汽,坚定不移推动“六个回归”,坚定不移提升服务效能,助推汽开区结出发展硕果。一个比较优势突出的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正加快崛起。
产业优势突出 共和国汽车工业长子——中国一汽坐落在汽开区,汽开区有新中国汽车工业最深沉的历史积淀,更有现代汽车工业最珍贵的发展基因。经过多年的发展,国际汽车城已经构建起坚实的汽车产业基础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在延链、补链、固链、强链上,已形成后发优势,初步建立了多点支撑、集群带动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产业配套多元 如今的长春国际汽车城拥有一汽红旗、解放、轿车、大众、丰越以及奥迪一汽新能源6家主机厂、7大汽车品牌,形成了“中、重、轿”3大系列多个车型的产品格局;拥有一汽富维、富晟、富奥、麦格纳等400余家零部件企业,凯达新能源产业园、动力总成工业园、轴齿工业园等一批专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零部件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拥有国际高端品牌、国内自主品牌4S店50余家和高力北方汽贸城、华港二手车等汽车后市场平台,发达、完备的配套体系,是汽车产业投资的最佳发展地。
产业创新引领 汽开区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智慧制造体系。汽开区拥有超10万名成熟的汽车产业工人、近千位汽车行业企业家和优秀管理者,拥有长春汽车零部件商会等多家商协会,拥有机械工业第九设计院、汽高专等多家科研院所及教育研发机构。2022年,汽开区还引进吉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达索长春创新中心、思爱普中国等一批具备权威性、基础性、前瞻性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汽车产业及众多整车与零部件企业数字赋能。目前,长春国际汽车城已经具备比较完整的汽车政策支持、人才供给与创新研发保障体系。
产业开放聚合 2022年,汽开区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汽开区将利用3年至5年时间,充分发挥示范区促进进口、服务产业作用,打造一个贸易产业链完善、服务功能齐全、产业集聚度高、市场环境优良、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国际化产城融合协同发展新高地。
产业发展强劲 当下,长春国际汽车城正不断积蓄强劲发展动能,面向未来,汽开区将牢固树立服务一汽发展的理念,持续聚焦两个“世界一流”目标,明确“整车、零部件、服务业”三个万亿级发展定位。
到2025年,中国一汽将实现整车销量超600万辆,汽开区将成为产值超万亿元世界级汽车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稳经济:
靠前发力、精准施策,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活力更盛
“经济要稳住”是汽开区贯彻落实省市稳增长要求,保持好长春国际汽车城强劲发展势头的第一要务。
保一汽就是保发展。2022年,汽开区敢于创新、敢挑重担,与中国一汽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区级领导带头包保、1773名干部包片下沉、133名“第一书记”驻点保障、10243名“三长”联动防控,精细管理、精准流调,有效抗击疫情冲击,为全市汽车工业正常生产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把损失补回来、把进度抢回来、把时间夺回来,汽开区出实招、办实事、解难事,为企业破“痛点”、通“堵点”、解“难点”。汽开区主要领导深入企业现场办公,面对面听取企业负责人意见、了解企业诉求,现场研究助企纾困举措,扫清企业发展障碍。“一企一策”靶向帮扶,精准发力。汽开区及时梳理掌握企业问题,科学研判,促进企业稳产增产。实施包保制度,建立9支服务企业攻坚队,设置27名“驻企监督员”并设立工作台账,通过电话、微信、现场督导等方式,及时满足企业服务需求,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双双“稳产”“满产”。
深化改革:
坚持识变求变、提速发力,改革创新纵深推进、突破更大
2022年,汽开区全面落实深化改革任务,坚持解放思想、革故鼎新,34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落实,开发区改革、“放管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等重大改革举措纵深推进。
坚决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为5300余户企业办理留抵退税27亿元,协调贷款44亿元,发放房租水电补贴841.03万元,新增市场主体6346户。
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任务,汽开区政务服务大厅以及三个便民服务中心增设“跨省通办”综合窗口和自助服务区,开设行政办事员“持证上岗”审批服务专区和建立“跨省通办”服务专区,实现了统一认证、数据共享、电子申报等功能,全面构建“综合受理、集成审批、统一发证”的全流程审批系统。
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创新开展助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云上银企对接活动,推动“吉企银通”“长春金服平台”“信易贷”等平台发展。
不断坚定市场主体信心,累计发放700万元汽车消费券、643.5万元房产券等,拉动市场消费13.5亿元。
2022年,汽开区坚持以党的建设为抓手,顶压奋进、真抓实干,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健全完善党建引领“五长”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区、街道、社区、小区(网格)”四级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推动党的“神经末梢”和城市基层治理的“基础单元”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批有特色、有人气的红色标杆党群服务阵地。
2022年,汽开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情系群众、兜底补短,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以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统筹推进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全方位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实施“幸福汽开行动计划”,全面兑现66项民生实事,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