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腿瘦,先把神经切了!美是美了,但从此就和剧烈运动无缘了。这就是此前在医美机构里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小腿神经离断术”。7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对该手术予以叫停。

8月11日,国家药监局也发布了名为《科学认识“刷酸”美容》的科普文章,提醒消费者刷酸需在医疗机构进行。这也是国家主管部门今年以来对医美行业乱象的又一次敲打,这距离上一次敲打仅仅隔了12天时间。

主管部门密集发声的背后,其实是整个医美行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乱象。在街头的公交站点里,医美的广告比比皆是,一幅幅医美海报上都在向人们释放出“变美是一种刚需”的信号,这种信号也让不少爱美人士陷入到医美焦虑之中。在这种焦虑之中,过度整容、自虐式整容、焦虑式整容的案例层出不穷,甚至有人因为接受了一次医美之后,就开始依赖上医美。

过度医美的背后是一种畸形审美在大行其道。“想要美就要挨刀”“颜值即正义”“趁着年轻勇敢美一回”的观念在一些不良医美行业从业者口中成为了真理。

8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医疗美容要最佳效果,也要防止不良后果》一文,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医疗美容行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通过医美实现变美的心愿。然而,一些医美机构在宣传过程中只谈“最佳效果”,不谈“不良后果”,容易使消费者忽视安全隐患。

如今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在全市范围开展整治医美行业乱象百日攻坚行动,医美行业的大洗牌正在到来。自虐式整容当休矣。

切神经、精灵耳、垫颅顶……

为了美,这些人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

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方婷就完成了双眼皮手术,虽然纱布还未取下,但她对自己恢复后的效果很有信心。在手术之前她就和医生敲定了方案,切一双和古力娜扎一样漂亮的眼睛,这意味着她终于甩掉了跟着自己18年的单眼皮。然而这还只是方婷整容计划中的第一步,在这个暑假里,方婷还要接受垫鼻、开眼角的手术,用她的话来说:“我想在这个夏天实现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转变。”

在方婷的身边,将整容当做终身事业的人则是她的姑姑,每当谈到自己的姑姑,方婷都面露羡慕之色。“90年代,我的姑姑就做了双眼皮,后来又陆续做了垫鼻、文眉、就在不久前她还做了垫颅顶。”在方婷的印象里,她的姑姑前前后后已经做了二十多次整容,涉及的身体部位包括五官、颅顶、下颌骨和颧骨。在姑姑的影响下,方婷也形成了这样一套观念:“做医美手术,疼是免不了的,但美是一辈子的事。”

当方婷在镜子前想象自己未来的美貌时,网红主播“小咪”则完成了“精灵耳”的手术。这种在主播界流行的医美手术正在成为医美机构推荐的又一项目。“这种手术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耳部注射玻尿酸,改变耳朵的朝向,这样一来脸就会显得小一些,也会让人觉得我很瘦很美。”小咪说。

不久前刚被禁止的“小腿神经离断术”是通过切断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神经的方法,使腓肠肌萎缩以达到小腿塑形瘦腿目的的手术。

实际上,医美的项目正在变得五花八门。在一个名为“更美”的App里,垫颅顶、漫画腿等项目的介绍也不在少数。在其中的案例板块中,还不乏通过注入骨水泥来调整头围的介绍。

重度医美依赖者的背后

是不良医美机构的宣传

央视财经频道在今年5月14日发布了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在95后年轻人中近8成人表示有容貌焦虑,其中对自己容貌“非常不满意需要很多医美项目提升颜值”的重度焦虑者占4.5%。在这一大背景下,医美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

“老松”是医美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在他的观察中,不少医美消费者第一次接触医美都来自于小姐妹的推荐。但其中有些小姐妹的潜在身份可能是不良医美机构的兼职人员。

在行业中,不合规的医美从业人员会在酒店、美发店等地为消费者提供医美机构才能从事的业务。而为他们招揽客源的人可能是这家美发店的顾客,也可能就是这些场所的从业者,他们没有从业资格证,也没有固定合规的经营场所,更没有经验丰富的医生,但为了吸引顾客,他们会给兼职人员开出高昂的提成,在这样的吸引下,小姐妹就成为最便利的客源。

一旦将消费者带到这些机构后,销售人员就会展开强大的攻势。“很难有消费者能拒绝这些销售人员的介绍,我曾见过有人原本只为了打一针玻尿酸,最后签了四万多元的医美合同的情况。”

医美机构的宣传攻势还在于铺天盖地的广告上。在一些主干道的公交站台上,医美的广告比比皆是。在车站候车的乘客孙女士透露,自己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对于这些医美广告的内容已经烂熟于心。“在电视上、手机上医美的推荐广告也源源不断,我甚至有种不去做医美就赶不上潮流的感觉。”孙女士说。

而这些宣传还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老松透露,一些不良医美机构会在介绍和推荐中隐瞒或少说医美手术的危害,并夸大医美手术的好处,在这样的攻势下,消费者就被医美机构牵着鼻子走了。

除此之外,医美机构还将手伸向刚刚成年的青年人。据《法制日报》的数据显示,年轻医美消费人群占比逐年增加,以19岁以下中国医美消费者占比为例,2017年为15.44%,2018年为18.81%。“一朝整容,美丽一生”“当不了学霸,那就当校花”……网络上,一些整容机构广告也“适时”指向了未成年人。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一旦接受了医美的理念,就难以摆脱对医美的依赖性。(记者 朱光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