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来临,气温攀升,今年6、7月间,全国已发生多起青少年溺亡悲剧,有的甚至是多人同时溺亡。据新华网报道,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据了95%以上,农村儿童溺死率远高于城市。

令人痛心的是,防溺水的警示宣传年年都有,但事故依然年年发生。溺水看起来很难禁绝,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减少事故发生?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解决问题需要多措并举。同时,当前教育部在提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对农村孩子来说,给他们提供暑期的去处极为重要。

据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6月和7月,全国发生青少年溺亡悲剧逾二十起,其中多起为野泳溺水,溺亡者多为农村青少年。

《2018中国儿童发展指标图集》显示,溺水已成我国0-17岁青少年儿童伤害致死的首要原因,占儿童伤害死亡的32.5%;道路交通伤害是第二大原因,占儿童伤害死亡的29.0%。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4年发布的《全球溺水报告》也予以了印证:全球每年会有37.2万人溺水死亡,每小时约有42人死于溺水,且中低收入国家的溺亡率比高收入国家高三倍多。

这并不是一个友善的数字,报告显示年龄是作为溺水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全球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足25岁,1-4岁年龄段的孩子发生溺水死亡率最高,其次是5-14岁的青少年。

如何应对溺水威胁,世界卫生组织从社区层面曾给出建议:通过安装屏障来控制与水域的接触;为学龄前儿童提供远离水域的安全场所,并加强对儿童的监管;教学龄儿童基本的游泳和水上安全技能;对大众进行安全救援和复苏等专业训练;强化公众安全意识并强调儿童的脆弱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