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开篇强调“严峻形势”,直指社会关切,突显任务之艰巨繁重。事实上,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于2021年4月28日通过决议,将每年的7月25日设为世界预防溺水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溺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预防、被忽视且迫切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意外溺水是青少年儿童意外伤害首要死因。而今年7月份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接连发生20余起溺水事件,39人遇难、失联,其中30多个是未成年人,上述种种,都为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敲响了警钟。
《通知》强调“从严从实从细从快”,这突显“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暑期防溺水称得上是“老调重弹”了,每临暑期,多方动员、层层部署,然而,对照现实,却是年年讲、年年都有悲剧发生,让人痛心不已。也因此,《通知》提到要“对开放水域逐一摸排,评估风险排查隐患”“对危险水域开展常态化巡查”“设置防护设施,确保对重点水域岸线全覆盖”等,种种举措,都突出常态化治理、基层联动等。事实也正是如此,防溺水光有提醒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强化管控区域范围,责任细化落实到人,通过推进落实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等“四个一”建设,增加现场救治处置能力。要以加大“人防+技防+物防”等,比如,增进无人机空中巡查喊话、机器人精准搜救等,来增强日常巡查管控。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重点还提到“疏堵结合,开展技能培训”,这突显“预则立”。开展什么样的技能培训?当然就是要以普及游泳技能为前提。仅从近年全国“两会”看,“将游泳技能纳入全国中小学义务教育必修课”等建议就备受关切。在中小学普及游泳技能,不光是强身健体、磨炼意志,更重要的是增进一项基本自救技能。以笔者这一代“70后”为例,有相当一部分人就不会游泳,这几乎成了一个遗憾,原因就在于小时候父母为防溺水,严禁下河游泳等,而越不让则越好奇,“堵”远不如“疏”。而今,城市里泳池遍布,普及游泳技能,重点还是要夯实乡村这个“短板”,一方面大力增进师资配备,另一方面大力增进游泳场馆等设施建设,为更多孩子学会游泳创造条件。
暑期当下,“防溺水”必须成为保障中小学安全的“必修课”。以《通知》发布为推动,各地要增强人员配备、细化落实方案、强化区域管控等,努力构建坚实的防溺水安全网络。(记者涂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