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光阴如梭。2018年9月,我响应省委“千名干部下基层”号召,到沂蒙革命老区的沂水县参加为期两年的乡村振兴工作,转眼间两年就过去了。山东省派驻沂水县乡村振兴服务队共有队员10人,来自省直机关8个部门单位,重点联系帮扶该县沂城街道前石良、后贺庄、前善疃、西朱家庄和友兰官庄五个村。针对服务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村集体收入差距大、农业种植结构单一、产业链条薄弱等短板瓶颈,我们确立了“乡村振兴·城乡联动”的工作思路,深挖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精准实施一村一策,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养,竭立打造一支“不走的服务队”。这两年,我们筹建学校、打井修路,建大棚、建广场,服务村更美了,村民更富了,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夯实了产业、组织和思想根基。

一、带着学的态度上农村。

村是我国农村社会最基层的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干部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身入”更要“心至”。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我坚持做到甘当小学生,虚心向人民群众学。我出身农村,但14岁就到距家3公里的乡政府所在地读初三、上高中,18岁弃笔从戎,一干就是26年,对农村的生活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分得清的麦苗、韭菜,熟悉的是儿时的记忆,陌生的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如村“两委”架构、“四议两公开”内容和程序,陌生的是村干部如何与群众打成一片,如何带领乡亲们走上发家致富之路,等等。出发之前,我收起西服、皮鞋,穿上运动服、运动鞋,带着问题、带着好奇来到熟悉又陌生的农村。刚进驻时,我时常提醒自己,要尽快完成“两个转变”,即由城市到农村的转变、由机关干部到农业农村行家里手的转变,既要身入更要心入,和服务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把板凳坐热,尽快熟悉掌握“三农”政策,真正走进老百姓心坎里;切实扑下身子,与服务村群众同吃住同生产同劳动,真正了解农业、了解农村、了解农民,真正体察到他们的所思所想,向农民兄弟学到真本事。两年的时间,收获非常之多。如村民朴实善良、实在厚道、容易满足,村干部担当作为、胸襟宽广、真抓实干等。打乒乓球是我的重要健身方式、业余爱好,工作之余和沂水的一些球友学切磋,既强身健体,又提高球技,更增进了对沂水的感情。

二、怀着补课的心态下基层。

“经历就是能力”。我是行伍出身,在部队我当过战士、班长,上过军校,任过排长、连长,在团、师、集团军、大军区四级机关工作过,还到海军北海舰队一个正团级单位任过一年的班子成员、副职领导,在部队转战10几个单位,号角连营、厉兵秣马,摸爬滚打、酸甜苦辣,可以说在部队工作的经历比较丰富。2011年底我脱下军装,组织安排我到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工作,从大军区机关迈进省委大院,开始了新的工作生活,但总为自己对农村、乡镇、县市的工作不了解不熟悉而遗憾。“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行伍”,讲的就是国家选拔高层官员、军队选拔将领,都要优先从有基层经验的人中选拔。不了解基层就谈不到指导,不了解农村就别说对农民有感情。“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向全国知识青年发出的号召。资料表明,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2014年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热播,我爱人曾向我开玩笑说,“你什么时间也下去当当第一书记,真正为老百姓办点好事实事。”没成想到农村工作成为现实,愿望得以实现。离开省委大机关来到农村工作两年时间,补上地方基层、农村农业这一课,我的经历将更加丰富、人生将更加完美。同时我还感到,来到农村,真正沉下来、蹲下去,接地气、察民意,了解基层、了解农村,为下步增强工作指导的针对实效将打下坚实的基础。两年的时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是一笔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财富。我在部队工作时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是家常便饭。在服务队工作,我们两名队员住一套房子,独立开伙、自我保障,两年的时间我们密切协作、认真配合,也结下了深厚的“挂友”情谊,中午从村里或办公点回到宿舍,基本上一晕一素两个菜、主食煎饼、白开水,连做带吃加上洗刷,40分钟就能结束战斗。两年中我还学会了新厨技,如擀面条、包饺子,做家务的能力有新的提高。

三、揣着回报的心理来老区。

“永远不能忘记老区人民”,“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临沂是沂蒙精神的发源地、红色基因富集区。解放战争年代,只有420万人口的沂蒙山区,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万多人参军参战,10多万人英勇牺牲,在革命战争进行到最艰难的时候,沂蒙山人喊出了“破家支前”的口号: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缝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他上战场!陈毅元帅曾深情地感叹到:“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沂水是沂蒙精神、红嫂精神的发祥地,《大众日报》于1939年1月1日就诞生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红色经典歌曲《沂蒙颂》广为传唱,讲的就是沂蒙红嫂祖秀莲冒着生命危险救护伤病员的感人事迹。祖秀莲是革命战争年代党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典型代表,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的生动体现。我们服务队员个人集体捐款,四次去看望祖透莲现在唯一在世的女儿、百岁老人张恒修,感谢她母亲为革命作出的贡献,为老人送上诚挚的祝福。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和时期我们就要努力回报老区人民。说起沂蒙革命老区,还真有点缘份。上高中的时候,一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让我对沂蒙革命老区印象深刻,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斗英雄、某部连长梁三喜就来自沂蒙革命老区。他牺牲后,战友们在清理遗物时发现他留下一张要家人帮他归还620元的欠帐单,令人震惊、让人心酸。梁三喜的母亲和妻子玉秀千里迢迢从沂蒙老区出发,下了火车不舍得花钱坐车,步行了几天的路程来到部队,用抚恤金及卖猪换来的钱,还清了他因家里困难向战友借的债,珍藏起梁三喜舍不得穿的军大衣,沂蒙山人是何等的实在、何等的厚道!沂蒙老区还是我老部队打胜仗的一个地方。我的老部队原陆军第20集团军,前身是华野第一纵队,当年在叶飞司令员的率领下,和四、六、八、九纵队一起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称的整编七十四师全军覆没,国民党中将师长张灵甫被击毙在指挥所内,但我军伤亡12000多人,我老部队的不少老前辈老战友长眠于此。所以说,能来到我老部队战斗过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也是人生的一件幸事。部队经常讲一句话,“视驻地为故乡,把人民当亲人。”在哪里当过兵,那里就是第二故乡。在沂水工作两年,沂水自然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沂水县人口118万,面积在全省137个县区排在第二位,山地、丘陵、原各占三分之一,但经济尚欠发达,距济南220余公里,目前不通火车,更谈不上高铁、动车,往返两地我们是相互结合、自驾车辆,基本上两周回济南休息一次,单程行驶要3个小时,要穿越24公里之长的19个隧道。我想,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对革命支持如此之大,现在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应该克服得了。来革命老区工作两年,思想境界、服务意识大幅提升,这成为我们沂水服务队员的共识。如何回报老区人员,我想就要用足用活中央和省里的乡村振兴政策,用准用好服务队员在省直机关的人脉资源,多给县里、多给街道、多给服务村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使服务村增加集体收入、使村民增收。

四、抱着服务的理念去工作。

省委要求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是党中央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党中央有号召,省委省政府有要求,党员干部就有行动!在2018年“千名干部下基层”和选派“第一书记”基础上,又从省市县三级增派9500多名优秀干部,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就要推进政策落实,深化改革创新,破解矛盾问题,受到基层的广泛认可和欢迎。就要在基层一线“蹚路”“添火”“加力”,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我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省委派出的服务队员,搞好服务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搞一那些“高大上”、群众厌烦的项目,就必须设身处地、真心真诚,就必须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就必须身入心入、关注民生,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真正把党中央、把省委省政府对老百姓的关心关爱送到他们手中,最大限度帮助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其实村民很朴实,想法很简单,给办点好事他们很容易满足。两年中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一件件好事实事办了下来,地方党委政府给予充分认可,服务村的村民们竖起了大拇指。我们服务队员自己做饭,经常到所在村的集市去买菜,认识我们的服务村老百姓有时坚决不要钱,有时收钱少给菜多,还有的拿些自己种的菜放到我们宿舍门口,我们只是干了应该干的工作,但村民非常感恩、念念不忘。两年的时间,我们服务了村民、办了实事,工作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很有成就感,心里很舒坦。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类的美好理想,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期两年的乡村振兴工作可能是我人生长河的短暂时光,但我觉得很充实、很精彩,既接了地气、又补了经历,还有了农村工作生活体验、服务了服务村农民兄弟,能够真正经历过、体验过、拼搏过、奉献过,尽心履行职责、为民当好使者,才是真正的“青春无悔”!(作者: 李合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