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寸土寸金,停车难一直是困扰着市民的烦心事。这道民生难题有望得到缓解,根据市交通运输局给市人大代表的建议答复,“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再增加100万个以上停车泊位,全市停车泊位将超过350万个,基本接近小汽车保有量。
三分之一小汽车无位可停
截至去年底我市汽车保有量超过350万辆,每公里汽车密度排名全国第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类停车泊位约240多万个,停车泊位缺口超过100万个。这也意味着,近三分之一的小汽车无位可停。“开车10分钟,停车半小时”的调侃来自很多市民的真切体会。
针对这个问题,今年市两会期间,数十名人大代表从不同角度就缓解停车难问题提出建议。苏毅等代表建议,将解决“停车难”问题纳入城市治理体系,编制全市“十四五”停车场专项规划,把停车场建设作为每年市区的民生实事,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库,争取到2025年基本解决“停车难”问题。
优化建筑车位配建标准
市交通运输局在建议答复中表示,我市高度重视停车问题,已建立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完善的停车管理工作机制,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停车位的供给力度。2017年至2020年底,我市停车泊位增加近60万个。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再增加100万个以上停车泊位,基本接近小汽车保有量。
大幅的新增泊位从哪里来?据介绍,当前,我市停车泊位当中,95%以上为建筑配建泊位。我市将主要通过进一步优化配建标准,增加停车泊位供给。当前,市规划部门正牵头修订《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结合城市开发密度合理确定停车设施配建标准,初步估计到2035年,我市将增加约200万个居住停车泊位,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探索制定夜间临时停放路段“正面清单”
停车难,老旧小区由于早期规划滞后停车尤其难。特别是晚上居民下班回家,更是一位难求。朱文豪代表认为,一些小区附近路段晚上交通流量很小,建议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情况下,设置路内夜间停车位,允许车辆免费停车,白天车流量大时开走,更好服务市民。
这个建议被市交通运输局采纳。该局表示,我市已在全市范围内设置1.3万个路内停车泊位,截至2020年底,我市累计为市民提供停车服务约1.5亿次,其中夜间免费停放时段为市民提供停车服务约3000万次。针对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将进一步协调市公安交警局,根据周边道路夜间交通特征,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制定夜间临时停放路段“正面清单”管理方式,明确夜间临时停放的路段、时段及停放要求等,根据道路停车需求时空特性,利用道路在夜间提供停放空间,白天恢复通行功能,达到道路资源的最大化使用。
根据计划,夜间临时停放路段“正面清单”管理方式将首先在停车难问题较为突出的福田区园岭百花等片区试点,条件成熟时适时向全市符合条件的区域道路段推广。
试点建立公共停车设施动态调价机制
兴建立体停车库,向空中要车位,是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解决停车难题的有力举措。近两年来我市建成33个机械立体停车项目,增加泊位5000多个。当前我市多个区已出台立体停车设施建设的社会投资补贴办法,我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的奖励方案和管理暂行办法也正在制定和修订当中,以进一步简化立体停车设施项目的申报审批,加大奖励补贴力度,推动社会投资加速参与老旧小区停车设施建设。
为提升公共停车场使用效率和运营效益,目前市交通运输局正在开展公共停车场收费政策调整课题研究工作,遵循分区分类分时原则,细化优化公共停车场停车收费标准,试点建立公共停车设施动态调价机制。下一步,将逐步缩小公共停车场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范围,健全主要由市场定价的停车服务收费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记者 李舒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