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山东通过加强耐盐碱种质资源和盐碱地生态保护利用等基础性研究,用科研成果端牢中国饭碗。
这几天,东营市黄三角农高区第二季30多亩藜麦种植示范田迎来丰收,亩产380斤,这是我国首次在低海拔盐碱地培育出的多熟制藜麦品种。
东营盐地藜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种员赵波告诉记者:“做到了一年两熟,从单株的结实率、种子的饱满程度,还有品种内成熟的一致性来说,都是很不错的今年长势。”
藜麦原本是南美洲盐湖地区的高海拔作物,它耐盐碱、抗干旱,营养价值高,国内种植面积已经突破10万亩。但在低海拔和雨热较大的气候条件下,容易患病减产,想要在山东2000万亩盐碱地推广种植,科研团队首先要培育出适合平原种植的种子。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二级巡视员罗守玉介绍说:“藜麦有一个特性就是热休眠,就是不耐热,同时它耐旱不耐涝。通过近几年我们建立种质资源库,在大田和温室中,进行常规选育和杂交育种。”
几年来, 科研团队陆续在新疆、上海等地做农田试验,建起了世界第二大藜麦种质资源库,用绣花功夫筛花授粉,最终在3000多种藜麦中选出1000多个杂交样本,初步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高产、短生育期的平原藜麦品种。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慧说:“这个就是我们筛选出来的,在东营盐碱地能结种子的材料,这个品种是高原的材料,如果不在温室里它的穗子能有1米多高,通过它和它之间杂交,培育出高产、生育期较短,避开7、8月份的大雨的种子。"
可单个品种并不能解决藜麦生长面临的倒伏、虫害等所有问题,必须研发系列良种。经过估算,光后续杂交实验就多达几万个,科研团队自身根本无法独立完成,想外包却没有一家企业愿意接盘。
“一般的育种的公司或者是农业公司,它不敢或者是不愿意去承担这个风险,一个新作物的引进和培育,它有风险性和不可预见性,投入比较大,周期也比较长。通过省里良种工程和渤海粮仓来支撑我们聚集高端要素,进行成果转化。”罗守玉说道。
在山东科技部门全要素保障下,东营农高区和中科院、青岛农大等4家单位共建盐地藜麦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种业公司,围绕藜麦全生命周期创新了系列成果,陆续研制出12个优良品种。好种子长出的好藜麦,也成为高营养环保饲料的重要作物来源。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雷明光说:“藜麦植株营养价值非常好,是一种很好的饲料,它的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20%以上,并且藜麦植株有一种物质叫皂苷,可以有效抑制牛羊甲烷菌的繁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围绕科技资源布局创新链,眼下,山东正瞄准盐碱地生态保护和作物育种展开联合科研攻关,组织中科院、中国农大等34家高校院所和10余家企业,实施科研攻关项目98项,培育出耐盐碱大豆、小麦、水稻、马铃薯等新品种200多个。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农村科技处处长李百东表示,深入实施农业良种和渤海粮仓等科技创新工程,按照项目、人才、平台、基地一体化创新发展思路,围绕耐盐碱作物品种选育,高效生态共生系统构建,收集和创制耐盐碱植物新种质资源1万8千多份,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探索了新路径。
(闪电新闻记者 于潇 巩胜义 陈海涛 东营台 徐振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