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昆山完成了2万亩“低效用地”的资料入库工作。按照规划,这些低效工业建设用地将逐步腾退或再利用。昆山连续5年用以工业用地总量“零增长”推动城市发展向科创转型。在此背景下,昆山工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9090亿元,跃升到去年在全国县域中率先突破的1万亿元,增长10亿元。

作为制造强市,昆山工业用地面积超过20万亩,国土开发强度超过上海,接饱和,而且土地产出分布不匀,40%工业用地创造了90%的税收。好项目无地可供和低效用地同时存在的现象,是转型路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015年,昆山开始实施“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提出“至2020年末,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不超过2014年,实现建设用地规模‘零增长’”,以低效用地退出和高质量发展项目用地增长挂钩的“增减挂钩”方式,科学规划,引导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产业业态有序更新。

按照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对昆山建立“国际化‘瞪羚’型城市”、建成“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定位要求,昆山还对包括工业用地在内的建设用地进行重新谋划,划定18.28万亩工业和生产研发用地总量的保障线。同时,从今年6月开始对拟退出的低效土地进行调查,经过4个多月工作,完成了全部数据的统计及入库工作。

在“增减挂钩”方式支持下,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不足1000方米的租赁厂房起家,租下9175方米的原昆山顺益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的停产闲置厂房,改造建成中信博科技园。目前,企业已成长为太阳能跟踪支架领域全国第一、全球第四的头部企业。

“工业用地一增一减的背后,是城市加速转型发展的缩影。”昆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保障线内的土地,将进一步加强综合效益评价,加快工业区改造升级,提高产业用地开发强度,进一步拓展产业承载空间。对保障线外的工业企业,按照分类处置的原则,用15年左右时间逐步腾退,并布局“产业基地—产业社区—工业区块”产业空间,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高效配置。(驻昆山记者 朱新国 占长孙 通讯员 胡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