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萧山人敢抢潮头鱼、敢喝头口水,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是当之无愧的弄潮儿、先行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萧山探索改革促富、产业致富、城乡共富,实现了从农业县向大都市强区的跨越。当下的萧山,正加速推进2022年杭州亚运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贸区建设等大事件大战略大项目,创造系统落实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各项目标任务,聚焦省里提出的“七个先行示范”,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奋力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

相信,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有能力、有基础率先走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之路,率先变梦想为现实。

一组数据说“共富”百姓口袋“鼓”起来

先来看一组数据:2021年,萧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5935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657元,同比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1.0个百分点,连续13年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赶超城镇,城乡居民收入比值1.63,优于全国均水

从全市排名看,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四区三县市中仍保持第1位。从收入来源看,居民四项收入全面增长,主要呈现“两快两稳”结构特点,即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工资收入、转移净收入稳增长。

改革开放之初,红山农场、万向、航民村走在前的萧山“三面红旗”,到如今踏上“亚运”的浪潮,历史、现实和未来是相通的,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推进“共同富裕”,萧山更坚定地走向未来。

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在家庭“钱包”鼓起来的基础上,也有了更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期待着“以人为本”,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期待着政策向农村、基层、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期待着在更高水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期待着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让群众的期待落在身边的实事中,也将期待落在实实在在的居民收入中。

一个未来乡村展“共富”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先行者”

“没想到未来,率先来到了我们身边。”家住瓜沥镇梅林村的老徐,如今逢人便聊家乡的新变化。沥青村路户户直通、新式别墅连片林立、门前花园摇曳生姿,村里还有乡村图书馆、幼儿园,“诗与远方”就在家门口,引得城里人都来打卡。

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未来乡村”成为先行者。这里,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方向,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为建设主体,通过造场景、造邻里和造产业,打造未来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治理等九大场景,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着力构建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乡村新社区。

全新的乡村,不仅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示范,更为土生土长的梅林村村民带来全新的“未来生活”。在数字跑道上跑跑步,消耗的卡路里就会实时出现在大屏幕上;在家测量血压,数据会实时上传到云端,家庭医生可直接查看老人的健康数据,及时做出诊断;家里宠物走丢了,一键发布,即可让所有村民帮忙寻找……“说实话,这样的生活场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今年60岁的老陈道出了很多村民的心声,“农村的生活也能现代化!”

眼下,梅林村以数字基建、数字生活、数字治理、数字产业、公共服务等五大集成为抓手,架构打造了“6+10+50”的梅林数字驾驶舱,并发布了全省首个村级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从经济富裕、服务优质、文化先进、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等五个维度进行分类评价,让共富变为可视化的数据。

“共富看得见,幸福摸得到,为全省振兴乡村产业、深化数字改革、创新基层治理、探索共同富裕提供了梅林实践经验。”这样的未来乡村,到2024年,萧山力争要在全区打造19个。

一座城盼“共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5年前的G20峰会极大地改善了萧山的城乡面貌,助推了城市国际化,扩大了知名度和美誉度。2022年的杭州亚运会将是萧山面向世界的精彩亮相,于萧山城市发展而言,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如今,筹办亚运带来的效应已经显现,曾经隔江而望的繁华,已跨江而至,城区高楼林立,灯光璀璨,配套完善,已逐渐展露出大都市的风姿;曾经拥堵的道路,日益通畅,地铁、公交、公共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四通八达;曾经想要搬离的农村,已经华丽转身,成了一个个“景区”,人人向往之……打造共富之城,不仅城市环境和配套要“靓”,更在于城市治理的“靓”。

共同富裕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社会变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萧山将数字化改革视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树立全新认识,运用全新思维,探索全新路径,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形成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进一步打开人们的成长空间、生活空间、精神空间。

特别是在建设共同富裕宏大场景中,萧山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的引领、撬动和赋能作用,重塑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关系,率先探索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均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主要指向的共同富裕体制机制。如破解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萧山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试点“健康大脑+智慧医院”,努力形成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先行的标志成果。

一个产业促“共富”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

改革开放以来,从乡镇工业到块状经济,再到标志产业链、产业集群,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或者间接地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极大地推动了我区城市化进程,持续提高了居民收入。

当前,萧山入选浙江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经济作为“基本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做大“蛋糕”,充分调动“共富”基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夯实共富基础。

萧山经济发展至今,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萧山以前瞻的眼光布局萧山产业架构,形成打通上下游、要素全激活的完整生态,助力产城融合发展。

从2014年开园至今,杭州湾信息港在科技企业孵化之路上走出了一条上扬线,如今已连续5年蝉联“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A类宝座,先后培育和引进4家“独角兽”企业、16家上市公司、1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萧山当之无愧的创业创新高地。事实上,孵化器如同“试验田”,通过引入更多的创新独角兽、行业单打冠军,以及集聚更多中小微科创企业做大创新基数,让“好苗子”在萧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先行示范上,萧山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聚焦产业跃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实现大突破。做强新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引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加快建成现代产业体系。萧山将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打造化纤、汽车两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建筑等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星”产业集群。聚焦“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经济系统,推进重点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台全覆盖,推动传统产业加速向集群化、智能化、品质化、服务化发展……

推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萧山希望利用制造业的深厚底蕴和自身的枢纽位置,吸引更多的项目、企业、工业互联网台落户,赋能传统产业,吸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产业生态……萧山正通过做大“蛋糕”,让共富的步子迈得更加坚定。

一场文化洗礼享“共富”构建文化新高地

建起了覆盖城乡、功能齐全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成28家“永兴书房”,342家农村文化礼堂基本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首创的“文化管家”服务模式已覆盖全区141个基层文化场馆,服务群众达50万人次;打造了“高帆杯”“伯年国艺”等国家级文艺品牌、全国领先的“掌上史志”等,萧山人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且精彩。

文化高度决定着城市高度,文化的影响力决定着城市的影响力。共同富裕,不仅口袋要“富”,脑袋也要“富”。面对竞争激烈的新时代,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萧山深谙,要厚植萧山精神的内生优势,不断丰富拓展新时代萧山精神新内涵,全方位塑造“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人文品格,以文化自信“重塑”城市形态。

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萧山将聚焦文化兴盛,在增强城市软实力上实现大突破。营造高品质人文环境,涵养城市气质,塑造城市品格,绘就更具历史底蕴、诗情画意、时代魅力的生动图景,让萧山成为人文魅力之城。(记者龚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