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生活垃圾减量3.25%
让垃圾有了“归处”
垃圾分类是大都市新型城区治理链条上的关键一环。2021年,区分类办坚持聚焦“质量更优”抓实效,垃圾分类“杭州模式”富阳样板基本形成,城乡环境迈上新台阶。
在富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垃圾焚烧项目、易腐垃圾处置中心已投入使用,通过其他垃圾焚烧和易腐垃圾生化等处理手段,每月可发电1430万度,全区生活垃圾有了“归处”,变废为宝,再次发光发热。
2021年,全区共回收可回收物24.59万吨,回收利用率实现61.5%,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5.01%,1月至12月生活垃圾减量达到3.25%,“光盘行动”、限塑等工作充分落实,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清运体系全面建成,农村易腐垃圾清运专线正式启动。全区共布设再生资源回收点(房)561个,引进回收企业,供乡镇(街道)因地制宜选择;低价值可回收物补助政策落地。
全区478个居住区、1234个公共机构、810个企业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实现100%,且所有居住区与73条商业街实现“定时定点”投放,“两点法”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全区4家大型超市、2家四星级以上农贸市场均加入到使用绿色环保包装、菜篮子、布袋子的行列,实现净菜上市。
此外,全区60%的国有企业,41.7%的机关单位,92.55%以上的居住小区,73.19%以上的行政村达到区级及以上示范标准;在市对区的考核排名中,连续5个月在杭州市月度考核中排名第一,年度考核全市排名第三,首次获得优秀等次。
分类不到位线索24小时内采集
首创“单桶单拒运”模式
抓紧抓实办好垃圾分类这件事,既要下绣花功夫,也要有系统观念,区分类办坚持聚焦“队伍更强”抓联动,强化主体明确责任。
2021年,全区实行“区、乡镇、村社”三级管理,实行属地镇街、村社、专管员“三级点长制”,并建立三级督查体系。一线单位发现不符合生活垃圾分类要求的行为,可在24小时内完成线索采集上报;市、区两级检查发现的反复发生或严重影响投放秩序的问题,由区分类办整理线索后直接交办至属地执法中队。截至去年12月底,共交办生活垃圾执法线索交办单325份,交办线索1063个,立案2176件。
为了让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区分类办明确全区具体场所(区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所属行业主管部门及其相关职责,定期组织行业牵头部门与属地镇街召开联席会议;开展部门联合执法,以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广旅体局为主体的执法责任单位开展联合执法行动,5月执法月期间,共联合执法管理责任主体625个,立案跟进175起。
同时,区分类办还于每月抽查分类情况,发布专项通报,并制定专项督查计划。去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共立案查处垃圾分类案件2408起,处罚金额543725元。
此外,富阳还在全市范围内首创“单桶单拒运”模式,对不符合分类质量要求的单桶垃圾开展拒运,以“桶内分类质量”论英雄。形成拒运到整改的工作闭环,妥善解决分类质量差与垃圾积滞引发群众投诉两个难题。截至去年底,共拒运生活垃圾产生单位253家(次),拒运垃圾370桶,上门辅导单位253家,易腐垃圾合格量日均增加超80吨。
从“被要求”到“自觉分”
基层工作深入民心
一直以来,富阳区分类办聚焦“氛围更浓”抓引导,在宣传上持续发力,在服务群众上保持用心。
“为了确保垃圾分类宣传真正地贴近群众、走近群众,我们坚持正面典型引路,反面典型警示。”区分类办负责人表示,全区先后推出示范家庭评选、有奖知识竞赛、暑期实践活动、省条例广场普法等多种沉浸式互动宣传活动,组建“白衣先锋队”“党员先锋队”“巾帼先锋队”等八大先锋队开展“八进”精准宣传活动,打造“垃圾分类拉拉团、帮帮团、翻翻团”“我爱我家·垃圾分家”“姐妹恳谈会”等品牌活动,部门协作、社会协同的垃圾分类共治体系初步形成。
“现在,我们宵井村的垃圾分类工作越来越好了。”富春街道宵井村垃圾分类专管员宋丽英告诉记者,2019年至今,她一直负责村里的垃圾分类工作,见证了宵井村垃圾分类工作从需要工作人员反复上门宣传、手把手教导到村民自觉分类及时清洗垃圾桶的转变,垃圾分类成为了老百姓的自觉行为。
今年是迎接亚运盛会、高水平描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关键之年,也是省、市生活垃圾治理五年计划的全面决胜年。富阳区分类办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迅速调整状态转入“亚运模式”,持续深化特色“两点法”加“点长制”,完善垃圾“四分”全覆盖、督查考评、宣传教育、综合执法、政策保障五大体系,推进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处置能力提升、制度创新、文明风尚五大专项开展,力争全区垃圾分类工作始终走在市级前列,全面开创富阳垃圾分类的崭新未来。(记者 王艺 通讯员 陈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