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许多老人都知道“重阳分”——一种针对部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发放到其社保卡(市民卡)中的居家养老电子券。

每位老人每个月都会得到210个“重阳分”,用于支付家政服务。定向家政服务的费用一般是是每小时35个“重阳分”,相当于每位老人每个月能够享受6小时的免费家政服务。

杭州出台“重阳分”本是为了减轻老年人的养老经济负担,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本是一项暖心措施,然而,却有人盯上了这其中的经济利益,将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福利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杨某是拱墅区某综合服务中心的家政主管,手下管理着十几个家政阿姨,负责城北多个小区50余位高龄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当有老人有需要时,杨某就会派单给阿姨上门服务。不过这种家政服务的结算方式并不是金钱,而是“重阳分”。

2020年4月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某从一个阿姨口中得知,因为疫情影响小区封闭,许多老人2月、3月的“重阳分”都没有用掉。于是,杨某就动起了“歪脑筋”。

原本,作为主管的杨某一般不会亲自上门服务,只在服务结束后对老人进行随机回访。但公司因担心业务高峰期间无法满足老人需求,也为主管开设了家政阿姨账号,让他们偶尔能顶班替班。

得知有“重阳分”被大量“闲置”后,4月初,杨某便利用自己家政主管和“家政阿姨”的双重身份,频繁出入她负责管理的老人家中。有时,杨某会装模作样做一些家务,偷偷地搞点“做一小时刷两小时”的小动作。有时,她又会借回访名义与老人套乎,谎称“重阳分”会过期作废,请他们“做个人情”,把“来不及”用掉的分刷给自己。得到默许后,杨某便会将其实并无使用限期的“重阳分”刷到自己的“家政阿姨”账号。

久而久之,杨某觉得自己刷分太多可能会引起公司怀疑。于是,她又利用主管权限,用自己亲家母的身份虚假注册了一个新的家政账号,将“管辖”下的一半老人转了过去。

就这样,杨某用两个账号,仅4月份一个月就刷取了逾16000个“重阳分”,折合服务时间500个小时,日均达15个小时多,薪资也随之“暴涨”。

无独有偶,杨某主管下的家政阿姨陈某为了多刷分,骗老人说来回路上的交通用时也要算在服务时间内。就这样,她每户只要做1小时就能刷得3小时的费用。陈某还谎称2020年一季度疫情期间的“重阳分”已经作废,趁老人不注意时偷偷刷掉。为了看起来合情合理,陈某也额外注册了一个虚假账号,而且用的还是自己正在读研的女儿。

“我当时就是想贪点小便宜,也没想这么多……”杨某说。

两个均年龄已经61岁的“老年”嫌疑人,利用服务对象对福利政策的认知能力不足等弱点,采取设立虚假订单、提供虚假服务的方式,骗刷市民卡中的“重阳分”,折合人民3.5万余元,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构成诈骗罪。日,拱墅区检察院对杨某、陈某依法作出处理。(记者 王艳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