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2日电(刘星晨 李思航)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送别”让这场冰雪盛宴圆满落幕。而随着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冬残奥村正式开村,已是“双奥之城”的东道主再度敞开怀抱,拥抱世界。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将正式开幕。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这里洋溢着热情,欢迎八方宾客。冬残奥村中随处可见的暖心细节,让人眼前一亮。
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陈亮 摄为实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使冬残奥会平稳、安全进行,此次三个冬残奥村由之前的冬奥村转换而来。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后次日,便开始进行残奥形象景观、无障碍设施等方面的设置、调试。预计约1700余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将陆续入住三个冬残奥村。
打造安全、温馨、舒适的“运动员之家”,是办好冬残奥会的基础性工作。其中,做好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为了给村民们提供吃、住、行等各方面细致、全面的服务,冬残奥村可谓做足了准备。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食——诚意满满
北京冬奥会期间,冬奥村智能餐厅备受中外运动员好评。在冬残奥村餐厅中,诸多细节更是融入了东道主对于冬残奥选手们的人文关怀。
“我们调整了桌椅数量,无论横向还是竖向,都能够让两个轮椅同时通过。在原有的冬奥会标准基础上,餐台提高了5到6厘米,轮椅运动员能够随时把自己的轮椅推入餐桌。”延庆冬残奥村餐饮业务领域经理郜雪梅这样介绍。
在开村的第一天,延庆冬残奥村运动员餐厅便为运动员们推出了诚意满满的第一餐。提高餐桌高度、减少桌椅数量、增加盲文菜单……一眼望去,满是暖意。
住——设计贴心
作为选手们在冬残奥会期间的“家”,冬残奥运动员公寓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了诸多方面的问题。走进运动员公寓,随处可见的无障碍设施便是最好的证明。
走廊和室内地面使用了防滑材料,房间内部空间便于轮椅回转和通行;几乎所有的门都是单臂可以进行操作的推拉门,卫生间配备了无障碍卫生和淋浴设施,有安全抓杆、淋浴凳、高低位挂钩、低位的淋浴花洒、置物架等生活设施;卧室内,床脚相对于冬奥会期间降低了10公分,便于坐轮椅的运动员上下床;床头的抱枕一面饰有北京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另一面是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这也是送给运动员的一份礼物。
图片来源:央视视频截图。行——精细服务
作为各代表团来村的第一站,在接待大厅,相关人员办理完相关手续就可以到达居住区,门口有专门的电瓶车接代表团成员。在运动员的出行方面,冬残奥村内公寓楼、健身中心、娱乐中心、广场区等区域均进行了设施设备转换和临时无障碍设施增设。
此外在冬残奥会期间,会有一群特殊的“志愿者”参加——导盲犬,可以为盲人运动员带来极大的帮助。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视频截图。这些导盲犬接受过专门训练,以适用于复杂、严寒环境条件,并能够引领盲人运动员独立自主出行。
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助力北京冬残奥会的导盲犬,首次佩戴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防伪追溯码,通过追溯码,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该导盲犬的血脉、年龄、受训以及“服役”等十几项详尽信息,为视障人士提供更好、更称心的服务。
诸多智慧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关怀设计的背后,是冬残奥村所展现出的极大热情。无数默默无闻的人致力于奉献更好的服务,北京欲再次兑现“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办奥理念。在彰显着东道主人文关怀的同时,这座“双奥之城”拥抱世界,面向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