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联1号”主要从南京龙潭港往返南钢码头运送煤炭,目前主要作为短途货运。外立面蓝色,行驶在江中,“船联1号”在周围深色船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靓丽。更重要的是,和其他货船比,它少了一样东西——排气口,因为已经完成了油改电,因此在行驶时完全没有黑烟排放。登上“船联1号”,最大的感受是安静,而且闻不到一丁点柴油味。
“以前发动机声音很大,动力舱里吵得嘴贴着耳朵都听不清说话,烟囱也‘突突’地冒黑烟,船尾不能站人。”船长侯加波说。船上的工作人员说,过去跑一趟下来,耳朵都因为马达的噪声嗡嗡响,现在没有了噪声,随船出行成了一种享受,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下欣赏一江两岸美景。
没有了黑烟,也就没有了废气排放。江苏船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克兵介绍,“船联1号”改造完成后,实现零排放,这艘电动船每年大概少烧500吨标煤,有效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对环境友好。
“船联1号”由国网江苏电力联合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打造,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率90%以上。油改电时将原来的柴油动力系统拆除,更换成两组总重34吨的可移动磷酸铁锂电池,“整船电池容量约为2200千瓦时,相当于30多台电动轿车的电池容量。”南京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市场室齐路介绍,电力船充满一次电需3小时,可续航120公里以上,换电池只需10分钟。
据悉,包括长江江苏段的江苏内河流域约有船舶7.2万艘,仅仅是年燃油消耗量,就超过2700万吨。目前,90%以上的水运船舶都是采用燃油动力作推进系统,产生的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排放仅次于燃煤电厂和机动车辆排放。“‘船联1号’首航成功,表明我们内河大吨位短途运输船舶,用电力推进还是可行的,今年我们将继续做好‘油改电’的短途大吨位货船的试点工作。”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周社宁说。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和治理大气污染排放等环保工作考虑,船舶电能替代技术值得推广。(记者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