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级殡葬部门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内容贯穿始终,密切关注群众需求,拿出服务实招,从小事、实事、好事出发,用心解决群众问题,切实将殡葬各项利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殡仪馆:开启绿色便民通道,“让服务多跑腿,让市民少跑路”

特殊群体上门服务、寄存费“零跑腿”缴纳、增设化妆便民服务岗……一系列急市民之所急、想市民之所想的暖心行动,正在南京市殡葬管理处下辖的南京殡仪馆推出。

这是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第一党支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开启绿色便民通道”项目的生动注脚。

南京殡仪馆骨灰寄存收费原本有纪念环业务大厅现场缴费、便民点缴费等缴费模式,自“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特殊群体因行动不便遇到的困难问题,特别设立绿色便民服务通道,新增了上门办理骨灰寄存费续费等功能。

前不久,南京殡仪馆纪念环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家住玄武区锁金四村的李奶奶,老伴去世,子女不在身边,因近期要住院治疗,记挂着逝世老伴的寄存费还未续缴,又因行动不便,无法亲自到馆内办理手续及祭扫,心中倍感焦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通了殡仪馆纪念环的业务电话,寻求帮助。

当时,因治丧市民较多,馆内十分忙碌。但为了李奶奶这一份“特殊的求助”,南京殡仪馆决定特事特办,立即开启便民绿色通道,迅速抽调人手助力其完成续费心愿。

“真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能来,真没想到现在殡仪馆还有这样的服务。”李奶奶惊喜地说。

当天,在核对信息无误后,工作人员立即调试设备办理续费业务,将打印好续费信息的安放证、缴费票据等交给李奶奶妥善保管。

“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服务多跑腿,让市民少跑路”,是党组织对南京殡葬的嘱托,也是南京殡葬人努力的方向。

在南京殡仪馆日常业务办理中,经常需要根据遗体情况,请逝者家属到该馆化妆部与化妆师进行面议沟通,因化妆部处于该馆地下区域,距离业务大厅路程较远,且周边环境特殊,给治丧市民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个别市民甚至难以迈过心理关。

去年5月1日起,南京殡仪馆化妆服务窗口前移至业务大厅区域,开设便民服务岗,因地制宜开展化妆面议工作,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殡仪服务,服务零差错、零投诉,受到广大治丧市民的一致好评。

疫情防控期间,南京殡仪馆为部分前往纪念环办理骨灰寄存业务,且上了年纪、行动不便或手捧骨灰盒、携带随身物品较多的市民,推出爱心接驳车服务。车辆由党员代表、业务骨干、馆内青年志愿者轮班驾驶,作为候灵厅到纪念环区域的沿途接驳所用。

此外,各殡仪馆还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也很暖心。比如,溧水殡仪馆借助溧水区智慧平台“智慧溧水”,推出线上预约服务,提供上门遗体接运、灵堂布置、殡葬政策指导等服务。六合殡仪馆为治丧群众免费提供小白花、为治丧市民免费打印小照片(插放于骨灰盒)。

陵园:规范便民服务流程,打造一流服务环境

“墓葬证遗失怎么办”“购墓需要什么凭证”“生态葬如何办理”,这是近年来市民咨询最多的问题。

“针对市民关切,我们组织人员编制陵园服务作业指导书,里面涵盖了生态葬奖补办理流程、墓葬证遗失办理流程、老墓改造办理流程、骨灰安葬办理等17个服务标准流程。”市殡葬管理处陵园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多年来,我市一直致力于改变殡仪馆、墓园在公众心目中那种阴森、恐怖的传统印象,试图通过园林化建设,营造一种肃穆、宁静、优美的氛围。

据悉,普觉寺陵园着力推行绿化美化型陵园建设,拟用3年时间逐步对墓园环境整体改造升级,力图通过对陵园环境的升级推动绿色殡葬、现代殡葬的步伐,实现群众对殡葬工作的新期盼。

中心还对部分陵园进行业务大厅升级改造,在大厅内设有洽谈区、茶水饮料供应区、业务展示区、客户休息区等便民功能区域。目前,隐龙山陵园已为市民配置了休息桌椅和茶水吧,获得了市民交口称赞。仙灵陵园业务区改造工程开工,建成南京功能最完善,环境最舒适,服务最便利的陵园业务接待区。

服务提升永无止境。针对许多市民询问墓穴护墓管理费用是否到期、查找墓位困难的等问题。去年以来,中心在处属陵园增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自开园以来所有业务档案原始数据的补录,特别是建园以来原始数据的查漏补缺、核对工作,并对墓体照片进行了拍摄,市民可通过电子档案查询机输入逝者姓名便可查询到具体墓位和墓体实景图片,护墓管理费是否到期等相关信息。

下一步,中心会根据市民反映的墓穴登记维修问题,将陵园业务办公平台、客户服务平台、大数据平台进行对接,并配置高拍仪和身份证读卡器,提高工作效率,大大缩短客户办理业务时间。同时,市民可在移动端登录平台对陵园的工作进行投诉与建议,提交墓穴登记维修需求,并可实时查看受理具体业务的办理进度,该项目已提交相关平台公开发布。

祭扫:代客祭扫便民服务,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疫情期间,殡葬部门除了提供“宁思念”云祭扫便民服务外,还为老百姓提供免费代客祭扫等业务,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家住鼓楼区的独居老人吴秀莲(化名),今年快90岁。老伴过世得早,骨灰在南京殡仪馆纪念环寄存。考虑到疫情因素和老人身体原因,纪念环寄存室工作人员安排了代客祭扫暖心连线。

视频接通后,吴秀莲看到手机中熟悉的场景,惊喜地叫出来“这不是安放我老伴骨灰寄存的房间吗”。视频另一头,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老人:“奶奶,考虑到您行动不便,但又惦记着要看看爷爷,我们给您这次特地安排了代祭扫服务”。于是,吴秀莲通过视频,全程观摩了代祭扫流程。只见工作人员迅速找到老人老伴陈爷爷的格位,用纸巾仔细擦拭格位的每一个角落。擦拭完毕后,工作人员献上仿真花束,悬挂祈福卡,并致以三鞠躬礼。整个过程,手机那头的吴秀莲看得极为认真,连连点头。代祭扫过程中还加入“连线诉衷情”环节,让吴秀莲能与故去老伴说说心里话。吴秀莲激动地告诉老伴,自己一切安好,希望老伴天堂安好。

目前,我市各大陵园还将陆续组织多场代祭活动,服务市民的祭扫需求,助力疫情防控。

“作为新时代的殡葬人,虽行业不同,但初心使命相同。我们也要时刻注意着新时代的变化、百姓需求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身边小事做起,把小事办好,把实事做好,才能不断提升殡葬行业的形象,推动新时代南京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市殡葬管理处负责人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