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北京21世纪国际学校的“云台”选课系统都会上演“抢课大战”。其中,高中部一个“神秘组织”在下午课后服务开设的选修课,常常被秒选。

这个组织,就是学校高中部的“学生成长共同体”。在这里,老师统统“隐身”,学生们却学得不亦乐乎。一个老师“缺位”的学生组织,为何能在课后服务中承担大任、脱颖而出?

“神秘组织”的选修课

“学生成长共同体”有多厉害?学生们口耳相传:经常有学术达人出没,将所学倾囊相授;从体育到艺术,从热门行业到冷门专业,都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共同体里,高年级的优秀学长作为“学生导师”牵头组队,并专门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辅导低年级学生。共同体打破班级、学科、年级等多层限制,覆盖高中全年级,甚至辐射至小学学段,拥有包括物理、艺术与文化、信息技术、计算机等共60个专题学组。

组里的具体内容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微观经济”“艺术与文化”“篮球、营养学、健身塑形”“舞蹈发展史及赛事”“戏剧表演”“动物行为学及野生动物保护”……

这些课程都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艺术与文化”组的学生导师杨域青和鞠西涵注重实践,在课上让学员们挨个演奏古筝或是临摹绘画,并穿插上艺术欣赏课。她们说,希望大家深刻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美妙之处。

孙然印与张冕桐一起负责的是戏剧表演小组。孙然印介绍说:“每次我们都会有即兴表演或是命题表演,也会剖析名剧名段,让大家能通过戏剧释放自己的内心。”

学生是绝对的主角

在“学生成长共同体”模式下,学生是绝对的主角,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老师只在必要时给予间接帮助。

比如,在每组的活动时间安排上服从学生、服务学生;每个小组开展时间和方式均由学生敲定,指导教师无条件服从。教师大胆放手,相信孩子能行,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促使学生间形成互帮互促、主动学、大胆交流的学生态。

成员们不仅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磨炼本领,更不囿于“导师”或是“学员”的身份。这一组的“学生导师”可以是另一组的学员,“教授者”与“学者”的角色不再固定,成员们在流动的角色身份中各取所需,求知的过程本身得到了最高尊重。

作为上一期的学员,雷佳楠在本学期也创建了自己的小组,担任了“学生导师”。她说:“‘学生成长共同体’就像是一个内循环,‘导师’把知识传授给学员,学员又在其中加入自己的理解,通过分享、表达、上一届与下一届学员之间的传承,让所学越发丰富。”

拥有“学生导师”身份的于霄雯盘点了自己参加两期“成长共同体”的收获:“最重要的一点,是能让我有机会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每次的付出都会带给我很多成就感,尤其是看到学员们利用我讲授的知识成功解出难题。”

互助实现双向成长

在北京21世纪国际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发挥所长,申请开设兴趣班,学校会尽其所能保证兴趣班开齐开全。

目前,小学部共有艺术审美、体育健康、科学技术、语言交际等几大板块的100门兴趣班,初中部则创设了特色艺术类、创意技术类、健身体育类50个专业学科教室,提供音乐、影视编导、机器人等丰富的选修课。

2020年,高中生社团还为小学生们开设了一门兴趣班,不但完成了授课,还进行了期末评价和颁奖仪式。与教师申请开兴趣班一样,“这些课不是随便就能教的,需要进行课程设计、递交课程方案和计划,拟定课程大纲,并且经过专业的评估,才能最后落实,”小学部主任苗智文说。

在新学期的开学典礼上,校范胜武长对学生强调,“要做有理想追求、有责任担当、能掌控自己、传递正能量的人”。在他看来,让学生来指导学生,也是实现这四点期寄的途径之一。

“学生间的相互帮扶是一种双向的成长,‘大手拉小手’是学校历来的传统。”范胜武说介绍,一年级新生刚入校时,为了尽快适应住宿生活,会给他们匹配高年级学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一对一帮扶。

范胜武表示:“学生来到台前,他们的责任感会陡然提升,也在帮扶过程中获得了自我的成长。对于受帮助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现在的苦恼正是这些‘小导师’曾经经历过的,这些哥哥姐姐比教师更懂他们,也更能帮助到他们。”(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高毅哲)

(作者:高毅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