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学堂跟我们学校不一样,有很多有趣的实验,还有植物标本、昆虫标本、石头标本,我很喜欢这里!”巴塘人民小学学生曲央卓玛边琢磨能源小屋里的水力发电机,边兴奋地跟记者介绍。和她一样,当天还有20多位低年级的小朋友聚在学堂,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做实验,沉浸在探索科技奥秘的海洋中。
这是浙江淳安对口支援巴塘工作分队统筹淳安县慈善总会、杭州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和杭州阿尤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社会资源在此援建的“浙里学堂”。为什么启动这个项目?还要从一份问卷调查说起。
“我们对千余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他们普遍希望能有一个校外学习活动场所,给孩子更多有内容,有价值的输出。”挂职巴塘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杭州干部陈刚语重心长地说,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教育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开办第二课堂,可以把优质的教育资源跨送到巴塘,用科学赋能孩子们的梦想。
“让世界灿烂的不仅是阳光更是微笑”,一走进学堂,这几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再往里走,便是“阿U学科学堂”、“阿U奇妙实验室”,能源小屋、裸眼3D、陨石标本……这个168平方米的学堂引入了浙江阿U教育的智能化设备,可以说是一个集科学学习环境和休息教学于一体的综合体,能为孩子们链接无穷的课外世界。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零距离接触科普知识,学习课堂之外的东西,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看着孩子们脸上绽开的笑容,陈刚很是欣慰。“希望通过我们的对口援建,让两地的孩子共享公平的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据悉,在第一批4所“浙里学堂”开课后,淳安县对口支援巴塘工作分队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开发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常态化课外课程,组建一个长期可助力的志愿服务团队,逐步复制推广“浙里学堂”模式,最终使项目覆盖巴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