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一块砖、一条路,它们日渐斑驳的印记承载着故事,记录着一个时代。
比如,城东的重要干道——机场路,上世纪七十年代尼克松访华来杭时就沿着机场路去往西湖。
作为老杭州人,致力于研究城东文史十多年的顾国泰,今年70岁,见证了机场路的鼎沸时刻。
顾国泰说,机场路前身为走马塘,老底子东郊乡民挑着菜担儿沿这条官道进出艮山城门。机场路之所以叫机场路,绕不开笕桥机场。他还记得1971年末不管下雨下雪,两万多军民分两班24小时奋战着扩建机场的“118工程”。
当年,他住在附近,某日夜半因太吵睡不着,起身来到机场大门前,只见整个机场及马路上灯光亮如白昼,人来人往,机声隆隆,一下子睡意全无……就这么日夜奋战到次年2月,跑道及机场路相继完工,机场路拓宽至25米,路旁全部改种香樟树,沿途石陡门桥、跃进桥都重建。
路好了,沿线乡镇企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我幼时看木制的独轮车、双轮车吱吱呀呀从家门口拉过,再以后三轮、四轮、八轮、十六轮车……机场路经历了那段沧海变桑田的过程。” 顾国泰说,最难忘的是改革开放起至今这三四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无非短短一瞬,而这瞬间的变化却令人感慨无限,“真有如孙悟空拔根毫毛,叫一声‘变、变、变’,就变得路两侧高楼林立,今天如有人拍视频,要想找一丝‘破烂城市’的痕迹也难。”
机场路南端,则与闸弄口附近的艮山西路相交。早年老公交5路车过三里亭、下菩萨之后,走的是通往原艮山电厂那段路(今称机场路里街),在电厂左侧的铁轨旁东拐一二百米,该地有个离前面十字路口很近的闸弄口站,一直以来,顾国泰都把它当作机场路的南起始点。
2016年,顾国泰搬到了闸弄口街道三里家园小区居住。“你知道‘闸弄口’的由来吗?”他娓娓道来:“明洪武五年(1372),艮山门外的清凉河上筑会安坝并建柳林、清凉两座水闸,清凉闸附近人家多起来后形成一条弄,叫闸弄,闸弄东端口子便于进出,时间一长,经口口相传,闸弄口成了地名,‘村亦以此得名’(今闸弄口街道范围要大多了)。《艮志》记载闸弄在吴颖芳别业后面,该别业位于转塘头,那时的闸弄是转塘头的代名词。闸弄的口子在哪?多年前我向当地多位老农请教,他们指认就在老公交5路闸弄口站站牌那地方,说从没变动过。”
诚然往事已随日历翻页而翻篇,但光阴仍能随旧物重展而再现。为更好地打造大运河畔的幸福街区,展现闸弄口居民奋进新时代的精神面貌,即日起,闸弄口街道现特向所有市民发出征集令——
泛黄的老照片、岁月留痕的老物件、变迁故事的纪念品……如梭光阴,您和闸弄口有哪些故事?那些看似平常的老物件背后“藏”了怎样一段扣人心弦的老底子回忆?
或许您珍藏的一纸信笺、一张合影、一枚印章能重启一段特别的“闸们”记忆。欢迎电话联系闸弄口街道,也可以通过电子邮箱联系我们或写信至杭州市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区县(市)新闻中心。(记者 吕烨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