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即将到来的夏季供水高峰,江东水厂也将更有底气确保老百姓喝上放心水、优质水。
江东水厂二期的顺利通水,正是萧山区积极探索“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供水模式,着力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一个缩影。
让老百姓从“有水喝”到“喝好水”
由于地理原因,萧山东片的土地是江水和海潮相互作用形成的沉积沙地,东片百姓喝的河水井水中含盐、碱量较高,这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区域产业发展带来一定阻力。
为了让老百姓从“有水喝”到“喝好水”,萧山区从1989年开始启动自来水“西水东调”第一期工程,并于次年9月底全线通水,至此,萧山东片的近十万群众首次喝上了当时只有城区才有的自来水。
如果把“西水东调”看作萧山的第一次农村供水革命,那么从2011年开启萧山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农村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工作,则是萧山区的第二次农村供水革命。
在当时农村大部分地区,供水公司只管理到村一级的总表。由于村级管网由当地自筹建设,材质和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管网普遍老化,以致出现村民用水终端水质差、水压不足等问题。
经过了七年的改造提升,萧山累计投入近20亿元改造资金,成功实现全区26个镇街“一户一表”改造全覆盖,累计受益用户30万余户。
农村供水“一户一表”改造有效解决了农村供水的管理问题。经改造后,村级管网不仅材质得到了更新,布局结构也日趋合理,保证了优质的自来水进入村民家中,供水公司直接抄表到户,村级集体经济的负担大大减轻。对于广大农村居民而言,可直接享受与城区居民同样的供水服务。
真正实现“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城乡共饮一碗“水”的背后,也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为解决供水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萧山区在18个镇街分别设立了供水营业所和25个营业网点,让“一证通办”实现全覆盖,真正实现“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供水,是最基础的公共服务;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目前,萧山区已拥有第二、第三、南片和江东四座自来水厂,总制水能力达到160万吨/日,水管网总长度达到4700公里,它们犹如毛细血管为农村供水奠定了扎实基础。萧山环境集团下属供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服务民生为己任,积极探索“五同”供水模式,着力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萧山让全区百姓在用水这件事上率先实现“共同富裕”。(记者 金婷婷萧山微融圈 朱明 王益飞 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