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储存大米不受潮不变质

第一招:容器的选择,应该用桶或者缸,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先把容器消毒,控干,确保容器干燥,卫生!买回的大米,倒进容器内,盖上盖子,放在离地20公分的高度,尽量保持周围干燥,通风。为了能长久保存,可以在里面放几个大蒜头。

第二招:用保鲜袋保存,找几个干净的保鲜袋,将大米装入里面,然后外面再套上一个保鲜袋,将里面的空气挤走,再用绳子将口扎紧,让大米与外界隔绝,这样也能延长保存期限。

第三招:用白酒防虫法,将少许高度白酒装入瓶子内,开口将其插入米缸内,瓶口高于大米表面,然后再把米缸密封,这样可以防止大米生虫。记住,米缸口一定要密封!

保存时,如果大米已经生虫,发霉,这该怎么办?别急,小简再教您2招……

利用海带,海带有很强的吸湿,杀菌,杀虫的作用。将海带晒干,每100斤大米放入1斤干海带就可以,大约7天左右就能吸收大米中30%的水分,也能杀死里面的虫子,霉菌。海带可以反复使用20多次。这样保存的大米,放1年都不会坏。

还有一个窍门是这样的,先将大米清除米虫,然后再把花椒和茴香用纱布包起来,放在大米的表面,不要立即盖上盖子,这样也能清除米虫。

不管是春季还是夏季,都尽量不要保存得太多,现吃现买就可以,特别是夏季,大米最容易变质,一定要注意哦!

如何辨别变质的大米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粮油、食品受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区,人类肝癌发病率也较高。霉变大米的主要产物就是黄曲霉毒素。如果识别变质的大米呢?

大米外观、品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色泽和气味上,大米在陈化的过程中比较明显的外部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异味

大米由于发热霉变而产生的异味主要是微生物散发出得轻度霉味,使其香气减退或消失,有异味,这是大米发热霉变的先兆。

2、出汗

由于米粒微生物、糠粉的强烈呼吸,局部水分聚积,米粒表面出现潮润现象,俗称“出汗”。

3、发软

出汗部位米粒吸湿,水分增加,硬度降低,手搓或者牙咬清脆减弱,俗称“发软”,未熟粒与病伤粒最先出现。

4、散落性降低

米粒潮润,吸湿膨胀,使散落性降低。如果扦样筒或者温度计插入米堆阻力增大,在米堆表面行走,两脚陷入较浅,大米由扦样筒流出时断断续续,手握易成团,或有大米结团的现象

5、色泽鲜艳

由于米粒表面水气凝聚,色泽显得鲜明,胚乳部分的透明感略有增加。

6、起毛

米粒潮润,粘附糠粉,或者米粒上未碾去的皮层浮起,显得毛糙,不光洁,俗称“起毛”。

7、起眼

大米胚部组织较松,含糖、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较多,菌落先从胚部出现,使胚部变色,俗称“起眼”。含胚的大米先变化,颜色加深,类似咖啡色;无胚的,先是白色消失,生毛(即菌丝体),然后变色,再发展变成黑绿色。

8、起筋

米粒侧面与背面的沟纹呈白色,继续发展成灰白色,如筋纹,故称“起筋”。一般靠近米堆表层先出现,通风散热之后愈加明显,光泽减退、发暗。

一般情况下,轻度异味、出汗、发软、散落性降低、色泽鲜明等现象的出现,是大米发热霉变的征兆,而起毛、起眼、起筋等现象出现,说明发热霉变已属早期现象。大米发热霉变的基本条件是水分,含水量高的大米,在适宜的温度与必要的氧气的条件下,会迅速生霉并出现发热。因此,每到高温高湿季节,就成为大米发热霉变的高发季节。含水量高的完粳米发热霉变尤为普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