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六,西湖区双浦镇周富村的文化礼堂都变得“文艺范”十足,荡漾出阵阵歌声、琴声。村民骆春根循声而入,看见十几名声乐爱好者在杜丽丽的指挥下专注歌唱。

“自从有了‘文化管家’,活动多了,文化礼堂也热闹了。”他说,“一到周末我们都有期待,感受下文化熏陶。”他口中的“文化管家”正是台上指挥的杜丽丽,从去年开始她以各村社文化礼堂为阵地,为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

管家让文化礼堂“活”起来

去年八月,杭州边民演艺有限公司负责人杜丽丽主动下沉乡镇,担任双浦镇“文化管家”。“要创作出村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先要了解镇情村情。”她跑遍全镇20个文化礼堂,跟文化员了解情况,和老乡拉家常,把各村的文化设施和村民的文化需求都仔细盘了一遍。

考虑到各村的自有特色,杜丽丽还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因村制宜开设特色课程。眼下,吴家村文化礼堂的舞蹈课、麦岭沙文化家园的戏曲课、杭江村文化礼堂的民乐课都广受好评。“课程内容和时间都会提前发布,感兴趣的村民都能报名参加。”杜丽丽说,“我们团队有20多名专业老师,村民们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

有村民高兴地说,“管家”一来,村里的文化礼堂成了最热闹的地方。一年多时间里,杜丽丽团队专注挖掘双浦村庄文化,为村民们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开展艺术培训近百次。“乡村的文化需求容易被忽视,文化礼堂就应该大门常开、群众爱来。”杜丽丽告诉记者,村民们对文化有需求、有追求,就是太缺少专业的培训指导。

从特色课程到文化活动,这支团队不止“送文化”下乡,更让文化扎根在双浦这片土壤上,发芽开花。

村民从“田间”走上“舞台”

文化礼堂热闹了,村民们有了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也乐于从“田间”走上“舞台”。“去年夏天我们开办合唱培训班,有五十多人报名参加。”杜丽丽从中挑选十八名优秀学员组成精品合唱队,每周都开展更为专业的针对性训练。

组建本土文艺小分队,成了双浦镇各村社的一股热潮。“没发现村里真是卧虎藏龙,有不少文艺能人呢。”双浦镇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安笑着说,“从前苦于没舞台、没指导,村民多是自娱自乐。”自从“文化管家”落地后,一得空大家伙就抓紧排练,凝聚力相当好。小到“村晚”,大到市级舞台,活跃着越来越多双浦人的身影。合唱团、舞蹈队、民乐团、越剧队、模特队、排舞队,眼下的双浦“文艺矩阵”已初具规模。

有意思的是,不止有“正规军”,还有“自愿队”。下杨村村民宋炳华自掏腰包购买音响设备,每周都去铜鉴湖边开“乡村演唱会”。作为双浦合唱团团长,他将歌唱技巧无偿地分享给群众。“‘文化管家’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也发挥发挥余热。”他笑着说。

文化走亲、排舞大赛、宋韵茶会……一场场文化活动在双浦火热开展。“接下去,是从有到优的提升之路,要求更高、挑战更大。”杜丽丽说,要让文化更贴近村民生活,不断滋润乡村的肌理。(记者 项捷 西湖微融圈 章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