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只是个案调查,其所显示的当下青少年价值取向仍然值得欣慰。孩子们为什么最崇拜袁隆平?这固然同一段时间以来加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教育有关。换个角度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孩子们追捧和缅怀袁隆平爷爷,于现实中深刻感受科学力量,见证科技改变世界、塑造生活,正是内心情感的真切表达。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榜样引领真善美;错误的价值取向变调跑偏,贻害一生。孩子们内心不染尘,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映射社会整体价值取向。以前述调查为例,钱学森、爱因斯坦、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高票入围,正象征科学精神薪火相传,有如种子般牢牢根植人心。近年来,对钟南山、李兰娟等科学家的推崇,医护人员逆行“战疫”广受赞誉,无不形成正向导引,成为现实教育中源源不断可供汲取的精神养分。
一个社会如果只有流量明星,甚至只思不劳而获、崇拜一夜暴富,由此建构起的精神世界只会是苍白一片,不能行稳致远。也应看到,一段时间来极端个例仍不时出现——虚无的流量崇拜,以丑为美等;网上诋毁英烈乃至科学家等事件时有发生,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值得警醒。从思想深处扎紧篱笆,必须做到防微杜渐。拿日前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广受质疑来说吧,公众为何集体对此表达不满?这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态度、一种价值取向,也突显对“教坏孩子”的担忧等。一件教材事关亿万孩子,影响一生成长。作为教材生产者的出版社,必须“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完善机制”,该整改整改,该问责问责,以将专家审查和公众监督机制引入并贯穿于教材编写、出版、发行过程始终,来坚决杜绝这类事件再度发生。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让科学家成为孩子们的尊崇对象,引领孩子每一步成长。崇尚科学、尊崇科学家要从娃娃抓起,全社会都要负起重任。学校教育作为重要一环,尤其不能轻忽,包括审慎做好教材编写制订、把握好教育教学每一环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都丝毫大意不得。(记者涂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