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杭州植物园在西湖西溪景区广泛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同时也进一步扩充园内植物标本馆的馆藏储备。
“生物的研究,最重要的是标本”。随着该植物标本馆越来越多地为浙江省乃至国内外植物分类研究提供参考、为高校学生和市民提供形象生动的植物教学和科普样本,这座隐秘在杭州植物园内的植物“藏经阁”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作为植物分类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它几十年来默默收集着来自各地的植物标本,书写着属于植物界的特殊代码。
最近,记者走进杭州植物园(杭州西湖园林科学研究院)的植物标本馆,听植物专家首度揭秘这个神奇的标本世界。
这是华东地区最全的植物标本馆之一
推开植物标本馆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很有岁月感的木质抽屉柜。打开其中一格,可以看到整齐罗列的卡片,上面写着不同植物的名字。因为年代久远,卡片微微泛黄。
杭州植物园工作人员胡梦霄指了指其中一张,说:“你看这上面标注着‘1965年’,是以前的老植物园人写下的。每张卡片上都有采集标本时的情况介绍。虽然现在记录已经电子化了,但这些是馆里珍贵的收藏,凝聚着一代代人的心血。”
继续往前走,是两扇大门,分别为标本正副号收藏室。在胡梦霄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藏经阁”真正的隐秘之处——标本收藏室。走进正号收藏室,眼前是一排排高大的格子柜,每一列柜子把不同植物分类,每个格子则罗列着不同种类的植物标本文件夹。房间里有两台空调,24小时运转,保持恒温恒湿。窗帘需要常年拉起,避免光照。
“这个植物标本馆始建于1956年,老一代植物园人在1951年就开始进行植物调查和标本采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足迹遍布全国。目前这里共采集和交换了国内外正副号标本13万余份,馆藏标本年代悠久,保存品相良好,可以说是华东地区最全的植物标本馆之一。”
翻开其中一册标本文件夹,轻轻取出一页——是一小株银杏枝条,花、叶、枝清晰可见。虽然它已褪去了曾经的色彩与形态,但却如一幅立体画,纹理与色泽独特。标本左上方贴着一张采集记录签,写明采集时间、地点、采集人等信息。“这张采集记录签非常重要,通过它我们就能知道‘它是在1995年时由采集人谭策铭在江西九江采集制作的’。”说着胡梦霄从标本夹里拿出了其他两页进行对比,“差不多的采集时间,采集人选取了雌株、雄株两株不同的银杏,可以观察到不同信息,便于研究。”
每张标本都有一个编码,上面都有“HHBG”,这是杭州植物园的专有序列。“我们园内植物标本馆代码为‘HHBG’,标本馆里所有植物的编号都会带上‘HHBG’,我们称它为‘植物代码’。通过不断完善代码序列,系统收集、整理和保存植物标本,它将是开展植物研究的第一实验室和其他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平台,意义深远。”
每一个小标本背后都藏着很多心血
植物萌芽、展叶、开花、结实、休眠都是有期限的,“美貌”不能永驻。但借助一些科学手段,可以将植物美的瞬间永久封存,我们也将其称为标本。
标本看似简单,但从采集到制作再到标注 ,都需制作者付出很多心血。“植物生活在不同地方,我们经常会去野外采集,深山老林里碰到突发天气情况比较麻烦。譬如下雨天,山上的路很难走,经常打滑摔跤。但为了能采集到满意的素材,这点困难不算什么。”
翻看标本室内几十年间的标本,观者往往会为细致的标签、整洁的字体、好看完整的植物标本外形惊叹。为了延续前辈们的专业精神,胡梦霄与同事们精益求精,以高标准认真制作每一份标本。“采集植物时必须认真挑选,像草本植物需要具备枝、叶、筋、花、果,尽量植株完整、形态美观,这样会更具研究价值。”
在进行压制、烘干、定型后,就要为标本制作“身份证”。工作台前,胡梦霄将制作好的标签贴到标本页上。“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植物学界的严谨。每一份标本上的鉴定签,就是对植物的鉴定,如果其学名等信息变了就需要更新鉴定签,确保信息无误。”
建设“种子银行”完善植物种质资源库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植物的种类、数量都在锐减,很多逐渐成了濒危植物,面临绝种危机。这些年来,杭州植物园一直通过各种方式保护濒危植物。
胡梦霄与同事们就经常参与采集濒危植物标本的工作,希望尽可能多地留下它们的信息。近五年,他们对安吉的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天荒坪镇、杭垓镇、孝丰镇及余杭的径山镇、鸬鸟镇、百丈镇等进行植物调查和标本采集,共采集标本2903号、8197份、1038种,同时保存华东地区采集的野生植物标本2万余份。2020年以来,对珍稀濒危植物标本进行了采集,共采集珍稀濒危植物100余种。
为了让植物生命能够永久存留,2018年,杭州植物园还与浙江大学合作建设了华东植物种质资源库,建立了华东地区的“种子银行”。截至目前,“种子银行”共保存有野生植物种子4104份,隶属于202科686属1471种,其中包含部分濒危植物,分别采集自华东地区的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通过冷库存放,这些种子可以长久存活,为植物界留下了希望的“火种”,让生命永续。(记者 俞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