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工业互联网”工程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0%;省市县三级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台全面上线,“浙江外卖在线”“浙江e行在线”等一大批标志应用上线运行……过去一年来,我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引领体制机制重塑,取得了许多硬核成果。

数字化改革,是今年省两会的热词之一。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着力深化数字化改革,持续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如何推动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持续放大改革效应?来自企业、教育、医疗等不同领域的代表和委员们,围绕这一主题踊跃发言、积极发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聚焦城市发展治理

提供人才理论支撑

2016年,杭州以城市大脑为抓手,探索数字化城市治理;2020年,浙大城市学院成立杭州城市大脑研究院,开展相关理论、实证和政策研究;2021年,浙大城市学院在全国首创“城市数字治理创新班”,培养既具备城市大脑赋能治理理念、熟悉政府管理流程与基层社会治理需求,又能够运用城市大脑推动治理能力提升的人才。

以学术研究赋能城市治理,以城市发展引领高校发展。省人大代表、浙大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洪庆华指出:“地方高校的学科结构与学科建设理应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紧跟地方发展步伐,实现科、教、政、产、学、研、用高度融合。”作为与城市发展高度融合的应用型高校,培养具备数字化能力思维的治理者,正是浙大城市学院作出的探索。

数字化改革带来的体制机制重塑理念和整体智治思维,正推动浙大城市学院教学生态发生变革。洪庆华介绍,去年,学校破除学科院系壁垒,创新组织体系和合作方式,在城市数字治理、智慧康养等8个重点领域建设科教协同、内外联动、学术汇聚、开放融合的科教创新综合体,专业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他建议,整体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让高等教育直面地方发展需求,切实发挥高校“育人”功能,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人才支撑。

数字化赋能公共交通

让城市治理更“聪明”

“面对势不可挡的数字化浪潮,推动数字化发展是不断提高城市水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正处于技术突破关键期和商业模式探索期,打造可落地的应用场景和可变现的商业化模式是一大关键点。”经过系列走访调研,省政协委员、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章国经认为,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交通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在章国经看来,处于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既要登高望远,也要脚踏实地,牢牢抓住我省数字化改革的有利机遇,从人民群众对于绿色便捷出行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创新探索可落地、可推广的智慧交通应用场景。比如,大力推动5G与车联网为代表的新型网络设施规模化部署,重点对公交、环卫、物流等公共领域用车进行智能化改造。

“公交、环卫、物流等公共领域车辆遍布于城市主要道路,除了用于智能驾驶的传感器外,还可增加监测温度、湿度、PM2.5、窨井盖、路面整度、内涝及积水程度等相关数据的传感器,通过面向复杂道路场景的环境感知技术,让公用领域车辆成为实时感知城市运行态势的‘神经元’,进一步延伸城市感知网络的‘神经末梢’,助力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万物智联网,把握城市脉搏,赋能城市‘智’理。”章国经建议。

打造好用的智慧医疗应用

提高老百姓的就医获得感

打开手机里的钉钉客户端,再进入“移动医生”应用,就可以查看病人的入院资料、检验报告、医学影像等信息。“通过‘移动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病人就诊信息,确实非常方便。”省人大代表、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云超说。

医疗领域的数字化改革,让基层医生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健康浙江行动,全面推行“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应用,使全省域都能享有便捷化、智能化、有温度的卫生健康服务。

如何通过数字化改革,让基层医生看诊、老百姓就诊更加方便,一直是王云超思考的问题。“希望省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快制定‘健康大脑+智慧医疗’的标准化建设规范,或者出台框架建议,着力推进区域整体信息化建设,避免无效的重复建设。”她认为,推进医疗卫生领域的数字化改革,还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特别要多听一听基层医护人员和就诊病人的想法和意见,才能把智慧医疗应用场景建得更加管用实用”。

目前,已经有一批“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应用投入使用。王云超建议,持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支持和鼓励创新。“比如,可以鼓励当地的医疗卫生机构与信息科技企业合作,打造出更多好用的应用场景,并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切实提高老百姓的就医获得感。”

加快打造综合服务

助力老字号企业数字化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未来浙江要着力深化数字化改革,持续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这对很多传统企业的转型发展是个很好的机遇。”浙江省政协委员、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表示,年来,浙江将数字经济系统建设作为改革的重要支柱,撬动全方位各领域改革。同时,浙江很多“老字号”品牌和文化创意实践具有深厚扎实的基础条件,有技术、有能力、有方法。

“数字经济时代,面对越来越多追求个的年轻消费群体,‘老字号’如果不主动融入数字化,也就意味着与市场、与年轻消费者有了阻隔。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场景、消费惯都随之改变,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成为主流,这对普遍以线下实体经营的‘老字号’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要思考如何让优秀的经典知名品牌携手众多‘老字号’品牌搭上数字经济的快车,着力解决传统‘老字号’企业在吸引消费者方面‘卡脖子’难题。”屠红燕说,数字化提升意味着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高投入,这对普遍小规模的老字号来说极不现实。

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强省,在传统历史经典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独具优势。因此她建议,要总结充分应用已有老字号数字化改革经验,加快搭建一个直接面向老字号数字化升级的公共服务台,丰富老字号产品的推广渠道,增加展示其产品特色魅力的机会,帮助更多“老字号”企业实现数字赋能。(记者 郭燕 何去非 朱颖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