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川经开区各个重点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勾机开槽、桩机打桩、机器轰鸣、施工人员忙忙碌碌……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作为一名重大项目的负责人,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不足,在转作风、提效能、解难题上下功夫,只有当好企业的‘服务员’,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才能激发发展内生活力。”银川经开区高新总公司工作人员周宇昆说。

在中环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化工厂厂房及相关配套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施工。周宇昆介绍,中环规划了4个建设周期,第一个建设周期全部完成,拉直、方棒车间一区厂房建设完成,目前,第二建设周期也完成了50%,计划今年6月项目将正式投产。由于项目的体量较大,在前期沟通、审批、项目建设环节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园区组成了服务专班,由领导班子挂帅,各个部门负责人带头跑在前,助力项目跑出加速度。

“中环项目的工艺系统比较复杂和庞大,智慧化程度比较高,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需要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我们在中间起到一个桥梁和助推的作用,同时,项目对自来水、供电、排水等市政配套也要求比较高,在落地之前我们就根据企业的需求与相关部门提前对接,为企业开辟市政配套的专线,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管线经过村庄、桥梁、铁路,这些都需要提前进行摸排和沟通。”周宇昆说。

据介绍,中环项目春节期间也在加紧建设,冬季施工困难重重,特别临近过年,不少物料厂陆续放假,项目钢结构材料的采购成了大困难,为了努力克服困难,周宇昆吃住在工地,积极协调供应商加班加点生产,同时,协调园区第一时间拨付项目资金,让项目有序顺利推进。

周宇昆说,银川经开区每一位服务企业的工作人员都是一名称职的“店小二”,今年以来,银川经开区全面落实“清单化、图表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工作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认真推行项目并联审批、集中联办服务机制,坚持采取领导包抓、周协调例会、节假日施工等举措,并协同企业积极做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持续优化施工方案,抓好工程安全质量,确保重点项目早日建成、投产项目早日达效,为园区的建设形成强大合力。(记者 闫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