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州始终牢记嘱托,在党史学教育过程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质量推动党史学教育取得新成效,真正把党史学进了心里头、把实事办到了家门口。

在家门口学党史受教育

榕树下休憩闲聊,广场上嬉闹散步。走进越秀区六榕街道旧南海县社区,经过微改造的社区街道,不仅环境优美,还为群众在家门口学党史提供了鲜活场景。

在社区六榕文化广场旁的“三家巷”故事浮雕墙前,浮雕画面展示了中国革命初期先辈们轰轰烈烈的革命事迹,目前是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除浮雕墙外,作为“三家巷”的原型地,在社区党教育基地里,大家还可以详细了解到《三家巷》这部经典小说讲述的代革命故事。

“许多党员义工、志愿者、社区基层干部主动放弃休息,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有人上门探访独居老人,有人维护社区公园的卫生环境……”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叶露雅告诉记者,借助微改造契机,社区打造了社区党群服务站、环保生活空间站、社区党教育基地等一批阵地,为群众办实事有了更好的场所。

像这样设立家门口的党群驿站在广州还有很多。年来,广州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基础资源,在全市建设了285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中心城区均0.5公里就有一个。

在街道社区搭建的驿站里,配备了智能电子显示屏、文明实践学一体机等设备,提供智慧学、交流讨论、图书阅览、母婴护理等20余种服务项目,免费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被打通。

而面对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精神文化迫切需要,广州还通过建好家门口的红色课堂,打造“珠江红·百年颂”航线,推出“红色公交”“红色展厅”等流动党史课堂,举办各式各类红色展陈和红色“微”展,规划6条红色经典旅游路线,组织百万市民游红色景点,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党史受教育。

惠民措施送到群众家门口

“我想有一盏护眼的台灯,可以吗?”

在海珠区赤岗街道,因大女儿是自闭症患者,需要24小时看护和悉心照料,45岁的梁姐已多年没有工作。50岁的丈夫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但从事的是临时工作,收入并不理想。

在这样的家庭里,年仅10岁的小女儿显得格外懂事。海珠区巾帼志愿服务协会在上门走访中发现,正在做作业的她使用的台灯竟然只是一盏小夜灯时,便主动代她发布了一个“微心愿”。

记者后来了解到,梁姐还参加了海珠区妇联联合海珠区巾帼志愿服务协会发起的“莲花妈妈”守护计划。这一项目,旨在帮助海珠区困境家庭和女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因为照顾女儿,我已经多年没有和外界接触,‘莲花妈妈’不仅让我学到技能,更让我开始重新接触这个社会。”梁姐感激地说,“重要的是,这里让我有朋友可以倾诉。”

兜底线保民生。广州开展“您的心愿、我的志愿”党组织承接民生微项目、党员认领群众微心愿的“双微”行动。目前,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共认领微心愿56899个,已完成55400个;认领微项目4505个,已完成4222个,微心愿和微项目涵盖了市民群众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聚焦“急愁难盼”,解决民生实事,广州把党史学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紧盯关系人民群众的急事、难事,着力及时将惠民措施送到群众的家门口、暖到百姓的心里头。

疫苗接种点搬到街坊家门口,为高龄和残弱老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稳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试点,义务教育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达100%;实现智能化设施、适老化改造、专业化服务“三入户”,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民之所想,行之所至。

高品质生活就在家门口

以“智美云谷,活力大源”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基层治理创新示范区为总体定位,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实现了新变化:治安好了,环境美了,产业发展的脚步更快了。

在大源村,石湖智慧物流供应链总部目前已落户42家现代物流企业总部。9个现代化电商园区升级改造,电商企业集聚发展。大源村还建成广州首个获淘宝官方授牌的电商直播基地,线上综合年销售额超600亿元。

大源村的变化是广州为群众打造高品质生活的一个缩影。着眼长远办实事,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州在深化改革中化解矛盾、强化创新中推动发展,把社会治理成效推进家门口。

拆违112万方米,复绿15万方米,升级改造绿化面积约21万方米,新建成碧道265公里,口袋公园89个、缓跑经及园道57.5公里……广州以“开门见绿、推窗见景”为标准,大力推动“还绿于民、还景于民”,逐步打造移步换景、赏心悦目的城市宜居环境。

“穗好办”APP上线社保、就业、法律服务等市民需求高频事项超2000项,广州12345热线工单转派时长从原均1小时缩短至19秒,最大限度实行“无证办事”“一网通办”……广州,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基本建成“不求人,少跑路、少填表、少花时间,尽快办成”的办事机制,市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推行党员“双报到”机制,成立党员干部“三人领导小组”“三人工作小组”,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体系,实现11个区、176个镇(街)综合指挥调度台全覆盖……广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完善。

数说民生新变化

幼有善育

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45万个。

学有优教

义务教育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达100%,市属优质基础教育资源11个区全面覆盖。

劳有厚得

高质量推进“三项工程”羊城行动,培训粤菜师傅1.6万人次,家政从业人员7.37万人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83万。

出有畅行

“粤港澳大湾区”最快地铁——广州地铁十八号线首通段开通运营,4个国铁、6个城际、11个地铁、6个枢纽建设加快推进。

病有良医

广州地区现有医院295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97个,复旦版全国百强综合医院9家。

弱有众扶

建设“穗救易”服务品牌,打造全市困难群众数据库,累计服务居民830万余人次,投入1600多万元为7400多名残疾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

急有速应

建成最小应急处置单元21599个,联动政法委、公安、应急等部门实现“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目标,成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104宗。

住有宜居

建成保障安居房1.2万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21个(667个小区),审批加装电梯规划2214台。

老有颐养

编制《广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建成颐康中心179间,家庭养老床位突破1.6万张。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雯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