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未至,计划已来。作业安排、阅读计划、出游行程……家长们习惯于帮孩子把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填充得满满当当。
暑假是亲子关系的“紧张期”,如何合理安排孩子暑期的生活、学习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近日,就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杭师大附属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联合门诊的心理咨询专家王越。她在缓解无数亲子矛盾后发现,不少家长依然在用本能和情绪管理孩子,需要学习一些基本技能,才能避免与孩子出现“鸡飞狗跳”的场面,陪孩子过一个顺心、开心的暑假。
准备一:懂一点孩子的心理
最容易出现“炸雷”的还是处于小学高段以及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如何更好地沟通,从而帮助孩子成长?王越说,家长还是要先懂点孩子的心理。
现实中,许多家长也许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但懂心理学、教育学的却不多。一遇到具体问题,仍难以避免地出现情绪化处理。
“炸雷”背后,家长一定要意识到自己和孩子存在客观差异。首先是意识层面,其次是注意力层面,第三是需求层面,还有是动机层面。
如果家长忽略这些差异,那么,亲子关系就很难处理好。而意识到这些后,建议家长不妨从暑假开始,慢慢适应和调整,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准备二:尝试进行协商对话
改善的第一步,从沟通开始。沟通的最好形式就是协商对话。暑假日程如何做到合理安排,与孩子协商对话,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对话可以从暑假孩子的目标和计划开始,例如有孩子会提出:“暑假前几天我不想安排学习,跟同学约了先好好玩,7月15日再开始做作业。”此时,家长要避免出现控制性对话,例如,“不行!你必须按照我说的来做”。
家长不妨先答应,再给出建议——先玩几天是可以的,那么接下去还有哪些计划?暑假还想做哪些事情?作业怎么安排、计划多久完成?
孩子给出方案后,家长再提出修改意见。“这时也要跟孩子商量,参考双方想法,给出合理建议。”
打个比方,孩子是天使,家长就是孩子的天使投资人,如何提升天使的学习能力,如何才能让天使身心健康地成长,是投资人需要系统考虑的,具体实施部分是要和天使协商的。比如,孩子有交友需求、运动需求,评估安全后就给予支持。
准备三:要给予一定的弹性
暑假安排上,孩子尽管有了目标和计划,但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个习惯性的问题就是惰性,通俗说就是不够自律。“父母允许自己有惰性,但到了孩子身上,却完全不可原谅。”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许多父母要求过于严苛,这样久很容易激化亲子矛盾。
有的父母在单位是领导,很懂管理的艺术,但“管孩子”却往往不在行。亲子冲突激烈、不得不寻求心理专业人士帮助,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
这里,王越建议家长,孩子的暑期目标或者计划就像一只大蛋糕,需要切成一块一块,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来执行,并且给孩子一个学习计划试行期。“先试行一周,出现问题后,不要急于批评,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及时调整计划。”例如,有的孩子喜欢每天各个科目都做一点,执行一周后发现,不如数学做半天、语文做半天,按照半天一个科目来安排更好。只要合适,那就尊重孩子的选择及调整。
同时,还需要适当结合奖惩措施。比如,孩子提前或按时完成了作业计划,可以得到奖励,如果延迟完成,则没有奖励。“处理具体问题的艺术在于,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做家长要严慈相济,让孩子松弛有度。”比如孩子喜欢天文,那么就把去天文馆作为奖励,或者买一套天文书。总之,围绕孩子的兴趣,家中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有效奖励。
还有一点必须提醒家长,跟孩子约定好的奖励或计划,一定要兑现。大多数孩子对父母不守承诺、随意变卦的做法非常反感。
准备四: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有一把通往解决问题的钥匙藏在孩子自己身上。“家长总是习惯于批评、指责,却忘了孩子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小专家。”王越感慨地说,并讲了一个案例。
一名9岁的小男孩被母亲带来咨询。“做事拖拉、撕语文书、发脾气、不戴牙套……”妈妈抱怨了一堆孩子身上的问题,仿佛天都要塌下来了,眼神里充满焦虑与无助。
王越请妈妈回避,单独和孩子聊,并把妈妈口中的这一个个问题告诉他。“妈妈现在很苦恼,因为你每天总是忘记戴牙套。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妈妈消除这个烦恼吗?”男孩听后,思考了一会儿,给出了答案:“这样吧,让妈妈拿张纸写上‘戴牙套’三个字,写大一点,贴在洗手间我刷牙的地方,我就不会忘记了。”
“孩子拿出了解决方案,然后按照孩子说的办法去做,一系列问题就真迎刃而解了。”王越说,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很重要,孩子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会非常乐于去执行。
王越发现,不少亲子关系“炸雷”,源于家长习惯于批评、指责、抱怨以及提出高要求,没有让孩子来参与解决问题,导致矛盾激化。父母要允许孩子犯错,给予试错机会,才能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这样做,亲子关系也能出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