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短暂凉爽后,这两天长沙再次进入炎热模式。在户外,一些没有空调“加持”的场景该如何降温?号称“清凉神器”的降温喷雾,听起来似乎能够满足夏日消暑的需求。但这些号称“一秒降温”“迅速制冰降温”的喷雾是否安全?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车内使用降温喷雾,面部烧伤

今年7月,消费者吴先生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五瓶降温喷雾,号称能让汽车内迅速制冷。7月13日,吴先生在车内使用了降温喷雾,随后下车买东西。回到车内,发动车辆后车内着火,吴先生当即被烧伤面部和四肢。医院判定吴先生属于二度烧伤。

事实上,因使用降温喷雾导致危险的情况去年就有发生。赵女士表示,去年她在网上买了两瓶汽车降温喷雾。收到货后她立刻试用,当时觉得没什么效果。她随手将降温喷雾放到汽车座椅边的水杯区。赵女士关门下车五分钟后,降温喷雾在车里爆炸,车座椅被炸裂。在赵女士投诉后,店铺下架了这款降温喷雾。

其实,吴先生所购买的降温喷雾,在产品页面上根本没有任何有关成分的介绍,介绍中只写明含有“高能降温因子”,产品的瓶身上也没有成分说明。事实上,记者搜索发现,电商平台上大部分降温喷雾,在产品介绍页面都没有成分介绍,普遍含糊地描述为产品含有“高能降温因子”,让人十分疑惑。

“高能降温因子”到底是什么?是否安全?通过询问客服、查找产品瓶身说明等方式,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的降温喷雾成分包括乙醇、LPG(液化石油气)等成分,还有的产品商家表示降温成分为R134a制冷剂。比如,一款名为“小林冰舒醒”的产品,成分是乙醇和薄荷脑。其中,乙醇含量为50%,乙醇是易燃物。

线上平台没有统一品质管控标准

从产品的成分来看,大多数喷雾中含有乙醇、LPG(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成分。让人不安的是,明明含有如此高风险的成分,产品介绍页面还往往打出“零风险”“安全”等字样,不同商家对注意事项的说明也缺乏统一标准,不少客服对产品也缺乏了解,不能给消费者提供准确的安全建议。既然这些产品成分不一,产品说明不一,平台如何有效监管?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就降温喷雾询问了电商平台,相关平台做出了回复。

清凉喷雾并不是通用商品名称,目前平台上销售的相关产品主要分两类:一类以乙醇、薄荷脑等为主要成分的喷雾类产品(比如小林制药的清凉喷雾),这类产品适用的是《QBT1858.1-2006花露水标准》;另一类则是罐装液化气类的清凉喷雾产品,有的平台使用的是《QB2549-2002一般气雾剂产品的安全规定》,有的参照的是《GB13042-2008包装容器铁质气雾罐》,而产品自身执行的标准有的是企业标准(Q/330783J003-2020),有的则是《GB/T7778-2017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也就是说,目前线上平台对清凉喷雾类产品并没有一个专门的统一的品质管控标准。

宣传内容上,各平台注意到了“迅速降温”“冰爽一夏”等宣传用语,平台称这些产品确有降温效果,未发现涉嫌虚假宣传。但是从几个平台的回复看,并没有提到对商品宣称的“零危害”“安全可靠”的关注。

专家提醒,不管是哪种降温喷雾,都含有一部分的可燃性气体(乙醇、薄荷脑、或者丙烷、丁烷等),因此使用时应格外注意,必须远离火源;喷雾中的有机物质不仅易燃,还有可能造成部分敏感人群皮肤过敏;含有丙烷、丁烷等超低沸点的喷雾使用时可使局部温度降至零度以下,直接喷涂可能导致皮肤冻伤;此外,部分有机物质在使用喷雾一段时间后仍可能有残留。

此外,消防部门也提示市民选购降温喷雾产品时,一定要仔细了解其中的具体成分,如果涉及乙醇、液化石油气这类易燃可燃的产品,使用时必须要远离高温、火源。虽然有一些商家自称产品并不会起火燃烧,但依然要持谨慎态度。(记者李姝)

推荐内容